本报绍兴10月17日电(记者 秦军 通讯员 胡玲 赵惠兴)构建和谐社会,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今天,绍兴县作出一项决定,投资500万元,在全县建立覆盖所有乡镇和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可以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卫生防疫信息、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就诊一卡通等服务,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县卫生局负责人说,这是继今年上半年打造“卫生强镇”以来,全县为加快农村卫生事业而推出的一项新举措。
绍兴县是个经济强县,但仍广泛存在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何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广大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和优质服务?绍兴县决定,率先在全省推出“卫生强镇”建设,强化全县19家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县里对各地的组织保障、经费支持提出了明确要求,县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经费从前年的2900万元和去年的4800万元,猛升到今年的近8000万元,投入总额和上涨幅度在全省名列前茅。
医疗补偿机制的到位,大大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生存状况,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积极完善服务机制、转变服务理念。
陈绍明是兰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科科长。他说,前两年,因工作经费不足,几名负责公共卫生的防保科人员主要靠打有价疫苗来维持生计,根本没有精力来管食品卫生监督、慢性病人随访、流动人员卫生这些事。但今年,兰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政府手中获得的卫生经费超过了200万元,比两年前的3.2万元整整多出了60倍。中心防保科的工作人员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对农民的健康教育上。日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派出了20多位临床医生对全镇20个村的慢性病人进行联村管理、上门服务,从而使得当地农民基本“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有会诊”。
“卫生强镇”建设让大量在当地务工的外来人员也受益匪浅。杨汛桥镇有3万多外来人员,为了给他们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镇政府主动投资20万元,在开发区设立了惠民医疗门诊部,来此看病的外来人员平均医疗费仅为13元。
绍兴县政府一位领导说,现在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正通过不断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让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开栏的话: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省和谐社会建设,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贯彻六中全会 构建和谐社会》专栏,从群众视角、百姓感受出发,介绍全省各地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展示百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