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培华 通讯员 吴桂潮 郭林尧)如何减少村庄垃圾处理成本,促进循环利用?从本月开始,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在全镇33个行政村配备垃圾分拣员,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今年初,王江泾镇在洪典村试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处理。考虑到让村民自行将垃圾分置处理不现实,洪典村聘请了专职的垃圾分拣员。每天早上,垃圾分拣员唐友根在垃圾站内,把可降解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分区摆放,把茭白壳、毛豆壳、瓜果皮、菜叶子等易腐烂的垃圾拣出来,集中送到不远处的肥料池发酵。洪典村垃圾中转站,每天要处理八九车,老唐至少可以拣出三车有机垃圾。这些垃圾“摇身一变”,成了上等有机肥。
如今,王江泾镇村村有了垃圾分拣员,经他们分类回收处理后,将近三分之一的可降解垃圾就地消化,省去了运输和处理费用。镇党委副书记陈兴荣算了一笔账:垃圾从农户家中收集后运到镇里压缩打包,再运到嘉兴步云发电厂焚烧发电,每吨所需费用120元以上。去年,该镇垃圾运输处理费用近300万元,除去聘请分拣员的费用,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后可省下100万元左右。
垃圾发酵后变废为宝,成了村里的“抢手货”。种粮大户王根华刚用水泥船装了5吨肥料回去,他说:“这些免费的肥料可以改善土质,真是好东西。”许多村民纷纷前来“预定”明年春耕的有机肥。
据了解,在王江泾镇试点基础上,今年秀洲区将在有条件的乡镇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处理。
编后:村里有了垃圾分拣员,既使村庄保洁,又节约开支,还有利于环保,是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垃圾分类处理,是件好事,但在不少地方“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推广效果不理想。各地应该学学王江泾镇,多创造适合本地实际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