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2010年我国人均GDP 将达2400美元
· 中国将成为今后20年 世界生产力的领跑者之一
· 全国社保基金 启动境外投资战略
· 乌江山峡最后的纤夫
· 洞庭湖提前 进入枯水期
· 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损人不利己”
· 我国地下水开采量 逐年增长
· 党的建设
· 吉林市85名学生 食物中毒
· 火箭抛索架大桥
· 施明德号召民众踊跃参加 “天下围攻”
· “我心中有个愿望”
· 中国将迎来三大人口高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心中有个愿望”
——百姓企盼和谐幸福生活
  基层的声音最朴实,百姓的话语最动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在举行之际,新华社记者采访普通百姓,倾听他们企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声。

  愿更多下岗姐妹找到工作

  【百姓心声】“就跟一场梦似的,生活一下子改变了许多。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好像昨天还在浴池给顾客搓澡。”

  邹春兰,上世纪90年代末连续三年全国女子举重44公斤级冠军获得者。退役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2002年,邹春兰来到长春市一家浴池当搓澡工。

  “邹春兰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在全国妇联“半边天”洗衣工程办公室等支持下,100多平方米的邹春兰洗衣店一个月前正式开业。如今,已有4位下岗女工来到这里一起创业。

  “目前还有不少困难,可我要拿出当年夺冠的劲头,办好洗衣店。希望更多下岗姐妹能像我一样,找份安稳的工作。”

  【背景链接】“十五”期间,全国有400万人参加再就业培训,1800多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十五”期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比“九五”期末增加4000万人,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

  盼孩子上学省心省钱

  【百姓心声】“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孩子上学的每一步花钱太多不说,还让家长跑断了腿、操透了心。”

  胡贤安,北京一高中生家长。女儿今年中考,整个暑假胡女士都没敢闲着,到处托熟人、找门路,结果还是没能把孩子送进重点高中,交了3万元后,女儿上了一所普通中学。

  “政府规定高中择校费不超过3万元,结果学校就都把标准定在这个上限。实际上,家长最后掏的远不止3万元。好学校招生名额有限,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

  “网上说,‘孩子的书包里装着一套房子’。我看差不多。女儿长这么大,不说学杂费,奥数、英语课外辅导班等就花费不少。我现在就盼着,孩子上学这事,让家长省心省钱。”

  【背景链接】我国55万所中小学中,约2%是省市级重点学校,每年择校费收入至少百亿元以上。整体看,城乡之间、区(县)际之间教育经费投入很不均衡,一边是城市高价教育消费,一边是农村适龄儿童上不起学。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教育花费接近家庭总收入的1/3,农村家庭每年用于子女的教育花费连续两年增幅超过20%。

  矿难少些再少些

  【百姓心声】“2004年11月28日,陈家山煤矿最惨的日子,166名井下干活的兄弟,眨眼就在瓦斯爆炸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陕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过去快两年,当时担任矿山救护队小队长的郭延社回想起那一幕,心情依然难以平静。“爆炸发生后,我们第一批下到井下进行抢救,当时只想着尽快把更多的人救上来。”

  “现在煤价这么高,谁都想多出煤、多卖煤,矿工的生命安全就成了大问题。国有大矿还好一些,一些小煤窑根本就没什么安全措施。近来,政府想了不少办法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矿难完全不发生不现实,可我打心眼里希望矿难少些再少些。”

  【背景链接】事故总量居高不下,特大事故频繁发生。近10年,全国年均发生各类事故70多万起,死亡约12万人。近四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平均不到三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平均不到一个月一起。去年,全国接连发生四起一次遇难百人以上矿难,全年煤矿死亡接近6000人。

  别让病魔拖垮好日子

  【百姓心声】“先是慢性支气管炎,后来是糖尿病……现在,我一点重活也干不了,家里没了经济来源,越来越背不起沉重的医药费。”

  48岁的苏运洲,上世纪90年代初起在湖北农村老家跑个体运输,从外地运煤给镇办的火电厂。1997年,苏运洲家里盖起三层小楼,两个孩子考上大学,日子过得蛮红火。可突如其来的病魔改变了这一切。

  “去年,我只好把三层小楼折价卖了,搬出去租房住。还了这几年拖欠的医药费后,剩下不多的钱还要留着治病。听说,我们这里明年要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后看病花钱,个人掏点、政府出点。再说,两个孩子很孝顺,将来总算有个盼头。”

  【背景链接】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又分布不均衡、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政府投入不足……“看病难、看病贵”近年来一直是百姓一块“心病”。全国每年约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从“天价医疗费事件”到“欣弗事件”,医卫领域不良事件频发,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不和谐之音。

  不要再污染碧水蓝天

  【百姓心声】去年11月23日,哈尔滨市民难以忘怀的日子——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引发松花江水质污染,处在下游的哈尔滨遭遇前所未有的紧急大停水。当天,北大方正哈尔滨培训中心的蒋福玲正要从上海返回哈尔滨。

  “我在机场接到家人的电话,说松花江水污染了,最好在外面多留几天,别急着回来。可我想,这么大的事,政府肯定会采取紧急措施,人民政府不会让百姓没水喝。”

  “这场灾难过去了,可像在生活饮用水上游建化工厂、市中心污染企业浓烟直冒这些环保问题应尽快解决。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蒋福玲说。

  【背景链接】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使环保问题再次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十五”时期,全国每年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500多起,环境违法事件多达两万多起。全国两万多家化工企业,其中一半沿长江、黄河分布,四分之一是布设在七大流域的重点排污企业。布局性环境隐患和结构性环境风险,可能成为我国环境安全的最大威胁。新华社记者 张建平

  刘诗平 毛晓梅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