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财经一周
3  4  
PDF 版
· “双色球”3天爆出12个500万
· 开拓服务并举 数量质量并重
· 舟山工行离柜业务量占30%
· 用用建行网银 就有可能获奖
· 放贷三千万元 不良率仅为0.29%
· 中行“报关即时通”给企业带来便利
· 中国人寿入选最佳亚洲公司
· 中行银行卡 十月送好礼
· 桐乡“诚信”实现六年多担保零风险
· 平安银行获批经营本币业务
· 刷刷兴业信用卡 三重惊喜等你拿
· 警惕:另一种决策失误
· “好百年”与海德地产 联手打造家居“航母”
· 朱锡林王金祥书画展在桐乡举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警惕:另一种决策失误
● 吕志强
  日前,笔者与一位投资担保公司老总聊天。谈及决策风险 ,这位老总感叹地说,投资决策是有风险的,不该投资的,投了,造成损失是决策失误 ;该投资的不投资,收益减少,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决策失误!

  寥寥数语,发人深醒。这位老总提出了一个至今仍未被重视却又十分普遍的问题——另一种决策失误。

  无庸讳言,如今在决策领域里,一讲决策失误,人们习惯于从不良结果中追究当事人的决策失误。这虽无可置疑,但仅此远远不够。因为损失往往存有两面性,一种是显性损失,另一种是隐性损失。只注意显性损失,而忽视隐性损失,掩盖着的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决策失误,有时甚至会酿成更大的损失。更为可怕的是由于这种隐性损失无人追究,决策人根本不当回事。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决策人看不到,损失了也毫无知觉;要么是压根儿不愿看到,损失了仍视而不见。这另一种决策失误,正因为其损失的隐性,又无追究机制,至今无人重视,更无法提到议事日程上。

  另一种决策失误,反映在当今商业银行信贷投向上, 若该支持的项目没有支持,对商业银行来说就不可能达到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其损失不言而喻。某银行的一位基层高管讲了一件亲身经历:前几年曾经有个好项目,按理其所在的银行是应该进入的,可该行没有给予支持。后来这一项目被另一家商业银行进入,没几年该企业成了行业领头,每年日均存款几千万元,仅贷款利息就可收几百万元,还带动了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这位高管感叹地说,当年信贷不进入,是一种决策失误,虽然上头不追究,但至今内心不安呀!对此类决策失误,这位高管尚能良心发现,更多的恐怕是连想都没有想过。平心而论,此类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何止是个别。要不,同处一方热土,有的商业银行信贷进入领域较广,产业结构、期限结构优化,呈现出可持续发展势头,而有的商业银行有效投入就不足,不能不说与决策人不重视另一种决策失误有关。

  造成另一种决策失误的原因或许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缺少科学、全面的考核激励机制。如今对决策失误的考核还没有顾及到另一种决策失误。比如信贷投向上的决策,一旦信贷投放错了,出现不良贷款,层层追究责任;而该投的没有投,造成的损失又有谁会问津呢!在这样一种考核机制下,又有多少人会敢冒风险,去顾及另一层面的决策失误呢!

  正视决策失误,既要从显性损失中引以为戒,更要谨防隐性损失。这才是当代银行家之本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