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舟山资讯
3  4  
PDF 版
· “海天佛国”普陀山
· 普陀山岛上交通指南
· 普陀山主题教育见精神
· 感受普陀洛迦 体验心灵日出普陀山景点大扫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世界佛教圣地 国际旅游胜地
“海天佛国”普陀山
  世界佛教圣地 国际旅游胜地

  “海天佛国”普陀山

  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在全国各大风景区中独具魅力,驰名中外。

  普陀山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洁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人,是休闲度假、避暑疗养和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普陀山——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地形地貌独特,四周金沙环绕,石壁林立,山上鸟语花香,古木参天,最高峰佛顶山常年烟雾缭绕,东南洋面上的洛迦山,宛若佛陀横卧,莲花涌动。普陀山以其神奇、神秘、神圣成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普陀山常年游客如织,每逢香火期,全岛烛光辉煌,盛况空前。中外游客在此感受普陀洛迦,体验心灵深处日出。

  普陀山——大自然的杰作。普陀山四面环海,自然风光幽幻独特。山石林木、寺塔崖刻、钟声涛音给人无限遐想。岛上树木葱茏,古樟遍野,花草繁盛,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普陀山鹅耳枥。秀丽的山海风光加之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更为神奇的是,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无不充满灵性,有着美妙动人的故事。

  普陀山——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普陀山凭借着特有的深邃、神奇的山海风光,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汉梅福、晋葛洪,都曾来山修炼。自开创观音道场后,来山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元赵孟■、明董其昌等历代名人,先后登山游历。日本、高丽、印度、泰国等僧人和信徒常来山朝圣礼拜。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登山游览观光,或吟唱赋诗或往来酬唱,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书画和摩崖石刻,使山僧之寺庙建筑、天赋之自然景观与大量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构成独具特色的震旦佛国。

  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被称之为“普陀山三宝”的唐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明杨枝观音碑、建于元代的多宝塔、法雨寺的九龙殿均为镇山之宝,价值无量。

  普陀山——古代“海上丝路”的重要中转港。普陀山一直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和泊地。“海东诸夷,如三韩、扶桑、古城、勃海数百国雄商巨舶皆由此通取,各国商船在此候风候潮,祈求航海平安。”明景泰年间,以日本高僧东洋允澎为正使的明朝日本队第二次“勘合贸易”遣明船9艘,载1000余人,停泊普陀山莲花洋上。清康熙二十六年,经普陀山驶入日本长崎港的中国商船达200余艘。外国商人“梦想名山久,因之驾船来”,至今珍藏在普陀山文物馆的就有来自日本、缅甸、菲律宾、柬埔寨、印度等国的珍贵文物,山上还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明朝屠玉衡《题补陀》一诗,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盛况:“千秋香火真如地,万国梯航大士家”。

  普陀山,可谓人间第一清净之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