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荒芜大漠变成江南美景
· 央视“十一”看点多
· 我省三家博物馆 展出新征集珍贵文物
· 让农民拥有 “年轻”的心
· 请画家进村办画展
· 外来民工中 也有文艺新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荒芜大漠变成江南美景
——记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设计者、中国美院教授朱仁民
本报记者 刘 慧 实习生 郭鑫妮
  9月25日,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和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银川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迎客。这也是继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江苏溱湖湿地公园之后,国家林业局批准的我国第三个国家湿地公园。

  6年前银川的隆冬,这13000亩的园区满眼荒芜。风不动,水不行,阴不显,阳不露。是谁将大漠的荒芜变成江南般的美景?是谁让水体把戈壁渲染成迷宫般的绿色?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朱仁民教授,自2000年开始,从杭州到银川往返40余趟,行程10万余公里,从整个园区的总体规划、工程设计、技术指导,到绿化、雕塑、建筑一手制作完成,把这片荒漠改造成了绿树成荫、水鸟百万的塞上江南。

  2000年大年三十这一天,宁夏银川西部业主一行突然出现在朱仁民的面前,将黄河对岸那13000亩湿地生态工程托付于他。“信任就是力量。”于是,朱仁民怀着支援西部大开发的热情,放下手头工作,踏上了开发建设大西北的万里征程。

  春天,朱仁民踏入园区的原始场地,不分昼夜地步量园区的每一个土疙瘩,在蒿草、芦苇、刺蓬、枸杞、野葵间刨根问底,脚下的大头皮鞋一遍遍地拨扬起干涸的黄沙。令朱仁民惊喜的是,园区果然蕴藏自然灵气,地貌的纵向变化、黄河水位的标高、地下水源的数据报告,无不传达着这个叫做鸣翠湖的“翠”。当地农民告诉他,历史上场地内本来就有自然水体和生态芦草。“何不将这些西部难得的生态区块进行挖掘、恢复、强化,把遍地的芦苇、水草编织成天然的环境锦屏?”朱仁民心里有了底。

  朱仁民选择了尊重自然,尽可能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朱仁民多年的精心呵护下,塞上江南特有的植被——芦苇,出乎意料地蔓延滋生,使规划中的绝对生态区迅速形成。它那庞大发达的根系,在黄河水的滋养下,将西部的沙土紧紧地揉捏在一起,形成复杂而庞大的滤水系统,使成千上万的昆虫、鱼类在西部的风沙中,找到了一处美好的生息之所。有了虫蝇,就有了鱼蛙;有了鱼蛙,就有了禽鸟。偌大的几千亩芦荡,为南涉的大型候鸟提供了西部最佳的生存栖养之地。

  面对这万亩芦荡,朱仁民很是激动和亢奋。在朱仁民的眼里,芦荡景观不仅仅是生态和美,它的庞大和出奇可以成为营造湿地公园的又一艺术载体。次年的隆冬,朱仁民在冰冻三尺的湖面上,用推土机和直升机,在万倾芦荡中创作出世上最大的大地艺术作品——5个长宽约1公里的鸟类地形图,5只大鹏围绕着沙湖周而复始地展翅飞舞。

  朱仁民在大沙漠中创造的奇迹,以及在西部景区开发中所梳理出来的生态文脉,得到了国际湿地组织专家学者的认可,他们认为:“鸣翠湖湿地、阅海湿地组成的银川国家湿地公园,体现了塞上江南水乡的特色,是我国干旱地区存在的典型湿地生态,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湿地人文旅游资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