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岁的陈发姑已经记不起自己一生中经历过多少事情了。但,提起红色的苏维埃共和国,这位矮小的老人还能唱起当年的红色歌谣:“送郎当红军,打开天下,穷苦人有田耕……”
陈发姑居住的叶坪光荣院,就在红色政权所在地谢氏宗祠的隔壁。
“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宣布,‘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凌步机说,新生的红色政权成立不久,就解决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土地问题。
“想都不敢想。”当年拿到盖着苏维埃政府大红印的“耕田证”的情景,兴国县87岁的老红军廖国兴至今难忘,“劳力少,就成立了劳动互助组;耕牛少,又出现了犁牛合作社,反正农民有困难,政府马上就想到了。”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一首兴国山歌,记录了当年红色政权的新风气。
“红色政权实行全部的义务教育,苏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50%。”凌步机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对此惊奇不已:“红军在三四年中扫除文盲的成绩,比中国农村任何其他地方几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成绩都要大。”
农民获得土地,工人实行8小时工作制,妇女翻身解放,全体苏区人民享受民主权利……幼小的红色政权以其前所未有的属于人民的本质特征,赢得了苏区人民的信任。1934年10月,红军踏上征程,苏区人民也深深地保存下了对红色政权的坚定信念。
“人民的政权是不会垮的。”老红军王定国说。
王定国的丈夫是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长的谢觉哉。她回忆,长征中,年过五旬的谢觉哉始终把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印章挂在脖子上,“他说,这印章以后还能用得上。”
1949年10月,当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时,谢觉哉担任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内务部长,和他那批从瑞金走来的长征战友一起,再次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徐壮志 周伟 程义峰
(据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