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大爱,呵护她成长
· 煤气瓶失火怎么办
· 特殊的开学典礼
· 冲动是“魔鬼”
· 为员工家属寄月饼
· 外来双胞胎 比本地伢儿还“宝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9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七八个“外公外婆”忙前忙后,社区办公室为他们“免费开放”,在杭州彩霞岭社区——
外来双胞胎 比本地伢儿还“宝贝”
见习记者 毛珺 通讯员 竹美敏
  刚过夏天,秋天、冬天的衣服已经早早准备了十几套;每天还有许多个大人抢着来照顾……她们是一对来自江苏的双胞胎姐妹——雨晴和雨欣,现居杭州紫阳街道彩霞岭社区。

  笔者赶到彩霞岭社区时,正好碰到双胞胎姐妹俩也在社区办公室。社区工作人员小吴告诉笔者,天气热的时候,孩子家没空调,这个夏天社区办公室就对她们“免费开放”,一来二去,大家熟悉了,就当自家孩子一样。

  双胞胎的妈妈叫潘国芹,江苏连云港人,目前待业在家。丈夫在金狮苑菜场租了个摊位做蔬菜生意,每天凌晨出发,晚上7时多才回家,照顾双胞胎的任务落在潘国芹一个人身上。即便是这样,丈夫每个月赚来的1000多元钱也仅够一家人的日常花销,一家人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潘国芹家的困难,附近的社区居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早来照顾双胞胎姐妹的,是住在隔壁单元的陆莉莉。“陆外婆”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忙照顾孩子,“反正家里孩子都工作了,我闲着也是闲着,就帮帮他们”。“陆外婆”一门心思做起了“全职外婆”:每天早上8时,她准时到潘国芹家照看孩子,除了回家做饭、吃饭,她一直呆到晚上9时多,孩子睡着了再回家。从孩子满月到现在,已经照顾了整整17个月。

  渐渐地,姐妹俩的遭遇在彩霞岭社区传开了,紧接着,“裘外婆”、“周外婆”、“姚外公”都来了。

  “裘外婆”第一个给双胞胎编织毛衣,帽子、手套、背心、外套、背带裤,从头到脚编了个齐;“周外婆”平时给孙女外孙烧点好吃的,也总是热腾腾送一份到双胞胎家;还有在社区开茶室的“姚外公”,只要生意不忙就喜欢抱着姐妹俩出去逛……

  说起这些本地“外公外婆”,潘国芹说,她和丈夫说一千个一万个谢字也表达不了他们的感激。前不久一个下午,老大雨晴突然发高烧送到医院,直到晚上9时多,她和丈夫才从医院赶回来,结果几个“外婆”已经给他们一家准备好饭菜等他们回来。潘国芹说,那天“外婆”烧的咸菜毛豆特别好吃,“觉得他们就像自己亲爹娘一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