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城市森林建设是 生态化城市的象征
· 生态城市的“均衡”哲学
·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 森林“进城”的路径探索
· 超越经济价值的生态意义
· 森林进城,让人与自然“对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9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森林进城,让人与自然“对话”
本报记者 蒋蕴
  尽管已经是第二次来杭州了,斯蒂芬·保莱特教授还是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好奇。他想自己去一趟六和塔,而且是从他所住的三台山庄徒步前往。

  上周五下午,是保莱特教授在中国这一周时间里少有的空闲时光。作为欧盟亚洲保护生态环境项目的专家,他要在杭州举行的“城市林业政策系列研讨会”上,为中国的林业官员和研究者讲授“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绿色结构规划”。

  这项为期两年的欧盟资助项目,在中国,选取了杭州作为唯一的研究案例。于是,这个曾经在德国慕尼黑求学、在英国曼彻斯特工作过的丹麦人,与一个中国城市奇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与中国的学者和官员交流城市林业的话题,让保莱特教授觉得很有新鲜感。他发现,中国人对生态城市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他们碰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难题,而这也正是欧洲国家过去曾经面临过的。

  于是,他们饶有兴致地坐在了一起。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