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昆剧《公孙子都》迎接国家 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审验收
·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七次会议
· 五星红旗飘起来
· 余姚农产品 搭上出口“顺风车”
· 对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
· “花园”印象
· 韩正同志代理上海市委书记职务
· 村民讲文明有章可循
· “十一”,大运河边万人携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85家三资企业结亲“农门”
余姚农产品 搭上出口“顺风车”
  本报讯 (记者 周松华 余姚市报道组 龚宁) 最近,中澳合资宁波神龙茶业有限公司将2.5万余公斤产自余姚大岚镇南岚村的高山云雾茶,经过深加工,贴上了神龙公司的商标,准备销往中亚、西欧等地。这是南岚村与神龙公司结对后,作为该公司的原料生产基地第一次供货。有3200亩茶园的南岚村农民,再也不用为茶叶卖难发愁。

  余姚有三资企业488家,这些企业拥有畅通的产品外销渠道,掌握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今年5月,余姚市出台“设立农业服务奖”、“农副产品出口每百美元奖励2至4元人民币”等10条政策,鼓励三资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已有85家三资企业与71个村结对,建立了4万多亩农副产品基地,不仅使企业有了更充足的原料,也使越来越多的余姚农产品走出国门,让6万多农民直接受益。

  在政府推动下,三资企业纷纷与结对村签订协议,在农村建立各种农产品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和劳动力供应基地,并保证优先收购结对村的农副产品,优先吸纳结对村的劳动力。有的采取企业出资金、项目,村里提供土地的方式开展合作;不少企业还当起“经济顾问”,为结对村发展经济出谋划策。

  三资企业帮扶,让余姚农产品搭上了出口“顺风车”,也使农民增收多了门路。中外合资宁波禾丰食品有限公司与小曹娥镇人和村结对后,与该村辣椒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使该村近2000亩辣椒打入东南亚市场。公司还牵头成立专销合作社,按合同价负责收购辣椒,带动当地3000多农户种椒致富。

  一些三资企业利用善于捕捉国际市场机遇的优势,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甬港合资意达皮毛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貉,并介绍给干家路村养殖户。公司还请来国外专家,向农户传授养殖技术。尝到甜头的养兔大户谢月飞说:“国际市场上一张貉皮价格为500元左右,是獭兔皮的10倍,非常畅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