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昆剧《公孙子都》迎接国家 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审验收
·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七次会议
· 五星红旗飘起来
· 余姚农产品 搭上出口“顺风车”
· 对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
· “花园”印象
· 韩正同志代理上海市委书记职务
· 村民讲文明有章可循
· “十一”,大运河边万人携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园”印象
——东阳南马镇花园村驻村日记
本报记者 管哲晖 通讯员 金光强 陈其宪
  论富裕,它一年20亿元出头的生产总值在长三角地区并不算冒尖;论名气,它也不像大寨、华西村那样如雷贯耳。

  不过,金秋十月,吴仁宝、郭凤莲、王乐义……这些中国名村的“当家人”将齐聚这个浙中小村,走上花园村承办的全国“村长论坛”,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经验。

  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老大哥的目光?它又将展现给五湖四海的客人一个怎样的浙江新农村形象?九月中旬,本报记者住进东阳花园村,感受它的和谐乡风,写下了这组驻村调查日记。    

  9月13日 阴有雨

  调查主题:乡村人际关系

  5平方公里,1636户人家……一年多前记者来时,只有183户人家、早已是全面小康的花园村与周边9个村合并成了新花园村。今天一到村里,但见昔日周边杂乱的村居、木线棚正在变成漂亮的农民社区,超市、医院和市场散落其间,10.5公里长的柏油路替代了泥路,连接起生活区、三产区、旅游休闲区和高科技工业区。

  人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人。走东家入西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变革剧烈、人员流动频繁的今天,建设新农村改变的不仅是村庄的外观,还让乡村传统的家庭、邻里、乡土关系得以巩固并更加和谐。

  一早,南山小区的郭俊平就拿着泥铲,和帮工一起在已盖了两层的新房上忙活了。上前一聊才知道,因为生意做亏欠债,他此前扔下家人在外躲了好几年,偶尔回来也是匆忙就走,老母亲因为想他不知哭了多少次。今年南山小区改造,他家的泥瓦房要按规划改建成三层新居,村干部琢磨着,趁这个机会把他找回来。考虑到他家的困难,村里给了6万多元建房补贴,亲戚们送来了钢筋建材。听到消息,郭俊平在外地呆不住了,没等干部找他就赶回来了。“有了新房,心里就安了,”他说,“房子盖好,今后再也不躲了,就留在村里打工挣钱”。

  十村并一村,新花园村的统一规划建设,无形中打破了农村不良的宗派关系,让邻里走到了一起。从南山小区出去的老干部郭宏礼,原本已在大城市买房。两个村干部赶到城里上门告诉他老家的变化。他一听,满口答应拆了旧屋建新房,以后还要常回来。原来老南山村东、西两片向来闹矛盾,“只在1957年合过一次”,连村账都有两本,村里连条东西向的路都修不通,老郭自然不想回去,可眼下20米宽的马路把东西两片连上了,两边的人也劲往一处使了,他听了就改了主意。无独有偶,听说新花园村的变化,连早年去美国当了教授的村里人也打算回乡居住了。

  人际关系的变化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外来者细细体味。入夜,漫步新村,路上不时碰上“逛马路”的夫妻,新建的文化广场上老太农夫或舞扇或打太极。妇女主任马美琴说:以前一到晚上,老人在家看孩子;现在年轻人接过家务活,催着老人去锻炼。有位妇女组长以前跟婆婆关系一般,现在教婆婆打健身球、扭秧歌,前几天还一起上台表演礼仪……

  正说着,忽听一声“马主任”,原来是57岁的包竹莲要请教“扇子怎么甩”。(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9月14日 晴 调查主题:农村生态环境

  一早起来,我们特地到村里的工业区块走了趟。花园村的主导产业是医药化工,生产的维生素D3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并迅速占据了70%的国际市场,也是村庄公共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虽说是高科技环保企业,可工厂毕竟建在村里,一年前记者来时多少还能在厂区闻到一些气味。

  可今天,我们是一点异味都没嗅到。“你就是站到排气口也闻不到了”,花园高科公司的负责人说:“你鼻子真灵”,其实以前的排放标准很高了,但今年公司又上马了国际最先进的氨吸收装置,可吸收99.99%的尾气,此外通过技改,溶剂挥发的数量也减少了80%以上。

  浙江农村的发展是建立在昔日农村工业化的基础上的,而今的新农村建设对人与环境的和谐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考虑到企业产能和村庄的扩大,花园村不但在新并入的小区全面推广绿化保洁制度,还将上马一个日处理5吨垃圾的焚烧炉,并把污水日处理能力扩大到1000吨,设备总投资超过700万元。

  新型的农村依然离不开田野和农业。花园周边的村落原有近1200亩耕地,可大都是“种来吃吃”的口粮田,合并后做规划时,特地划出了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区块。昔日低产田改成了高标准农田,边上还盖起了高科技玻璃大棚,引种了以色列、荷兰的黄瓜、甜椒,普通的温室大棚则种起了花卉,四周的山地则要规划成果园和药材园,村里组织一班老农进来看了,个个都放心了——“农民嘛,离不开地,可地里花样可得翻新了”。

  9月15日 晴 调查主题:农村干群关系

  早上7时半,记者赶到村党委书记邵钦祥的办公室,门外已坐满了等着找他的农民。

  没过多久,几个老农从里面走出来。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因为对面人家的墙沿正对着自己大门不吉利,不愿意按工期建新房。考虑到老人家年纪大了难免有“旧脑筋”,老邵同意让对面人家把墙沿加厚点,避开对门正中间。

  “农村里的事都得一件件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还得大家满意,要不小事会变成大事”,他才说了一句,下一个农民又进来了,为的是减免建房费用的事。

  一小时内,老邵接待了近20个农民。这是他当书记几十年的习惯,从早上7时半开始到深夜,只要在村里,谁都可以来找他,并村后矛盾问题多了,每天都有几十个人排着队来。

  和谐的干群关系首先看干部。从创办花园集团的头一年起,作为私营企业家的邵钦祥已拿出2亿多元投入村庄的基建和村民医疗、养老保险及福利事业。并村后新班子人人向他看齐,大家光业余时间开的村务会就有180多个,有的做木材生意的村干部放弃了在缅甸、越南的经商圈,只做“出差不超过两天的生意”,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村里;有的村干部为了给村道让路,拆了自家围墙、厨房,还拆了自家企业后院……一桩桩,一件件,农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里搞道路建设,分区规划,迁坟迁房子,没有人讨价还价,延续了老花园村20多年矛盾纠纷不出村的好传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