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反腐败:那道看不见的“防火墙”
· 反腐: 重在事前防范
· 代替人脑的电脑 实现权力的科学分解
· 敏锐察觉风险 让“火车沿着轨道运行”
· 考量性格气质 廉情预警设置“无微不至”
· 办公室里看审批 “阳光作业”增加制度执行刚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反腐败:那道看不见的“防火墙”
本报记者 蒋蕴
  几百公里之外,通关现场,一单货物从审接报关单到批准放行,时间不到2分钟。

  几乎在同时,张格萍的办公电脑上,立刻显现出了这一异常情况。

  作为杭州海关督察内审处的负责人,张格萍的电脑实时连接着一套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此刻,系统内设置的“超短时间现场通关报关单预警”功能自动启用。它提醒张格萍注意,在刚刚结束的这一次通关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违规操作。

  浙江省反腐倡廉成果展览,9月18日在浙江省展览馆开展,其中反映的反腐倡廉领域的创新经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是浙江省反腐倡廉的一项特色工作。目前,已有37家单位参与其中。

  在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中,如何减少官员自由裁量的空间,防止权力的滥用。“借助科技的力量,健全权力运行的制衡机制”,浙江大学法学院余逊达教授认为,这不失为一条“促进公平施政”,并且“节约监督成本”的解决之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