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调查
3  4  
PDF 版
· 专家“会诊”医疗广告
· 他们本不该 如此轻视生命
· 肿瘤“偏方”中的“有效率”
· 谁“根治”糖尿病可得诺贝尔奖
· 整容中的“高科技”概念
· 如何改变医疗信息不对称
· 无痛人流隐藏了“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们本不该 如此轻视生命
——对自杀未遂人群的调查
  来自央视国际的消息说,据卫生部报告,自杀已是我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是15岁至34岁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自杀未遂是导致自杀死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联合国估计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0倍至20倍。

  我国任何地方都没有建立自杀未遂报告系统,因此无法评估我国确切的自杀未遂率。若保守地按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8倍计算,卫生部公布,中国每年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未遂人群就像水面下的“冰山”

  调查研究显示,在自杀未遂者中,16%以前有过自杀行为,在自杀死亡人群中,1/4的人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经历。

  研究人员发现,农村地区综合医院急诊自杀未遂病人数占急诊总人数的比例为1.65%,显著高于大城市综合医院的比例0.25%。在综合医院急诊自杀未遂病人中,96%为服毒自杀。而且与人们预料的一样,在农村地区综合医院就诊的自杀未遂病人服用农药自杀比大城市综合医院更为常见。

  自杀往往表现为一种冲动

  在调查的659例自杀未遂者中,仅38%在自杀当时有精神障碍,比如抑郁、酗酒、滥用药物等,也就是说许多自杀未遂者表现为冲动性自杀行为,他们从第一次考虑自杀到采取自杀行为之间的间隔时间,37%不超过5分钟,46%不超过10分钟,60%不超过两小时。而自杀死亡人群中有精神障碍的人群占到64%。

  自杀未遂仅仅是单一的因素就有可能导致自杀行为,比如一些突发的刺激和压力,可能就是夫妻吵架、婆媳吵架等剧烈的冲突事件,就让他们采取了自杀行为。可见国内自杀未遂者中,普通的人也可能出现自杀行为,要关注平常的人际矛盾、人际冲突,帮助他们及时化解。

  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的结局不一样,和当时的心理状态、死亡决心与死亡意图有关,相对来说自杀未遂者当时的死亡意图不是很强烈,大部分只是一时冲动,所以自杀未遂者选择的自杀方式致死性要弱一些,比如吃安眠药等,自杀死亡者选择的自杀方式致死性更强。

  女性自杀未遂率是男性的3倍

  为什么女性自杀未遂率显著高于男性,是男性的3倍。

  研究人员专门对男女自杀未遂者的平均年龄、家庭经济与环境状况、既往自杀未遂次数、自杀方式、自杀意图强度、精神健康状况以及躯体健康状况等进行了比较,没有发现关键性的差异,只是小部分变量有差异,如女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已婚比例较高,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还没有完全令人信服的确切解释,有一种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指向自我的暴力行为,他杀是指向他人的暴力行为,女性和男性应对压力的方式不一样,男性应对压力的方式是指向外界,女性应对压力的方式是指向自我,所以女性更多地把这种暴力行为指向自我,就导致了自杀。

  婚姻问题成为突出因素

  自杀未遂者很多是青壮年,已婚比例高,婚姻生活对于女性来说并不是一个保护因素,相反是一个危险因素,因为结婚后女性面临的压力和冲突会更多,特别是在农村,女性是从自己家庭出来,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婚姻对于男性来说则是一个保护因素,这也可能是导致自杀未遂率女性高于男性的一个因素。

  更要重视心理评估和治疗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自杀人数占世界自杀人数的1/4,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选择自杀行为?因为缺乏强大的反对自杀的传统文化语境或法律禁令,因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长期存在不良生活刺激的人会将自杀视为解脱痛苦、减轻他们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或感情负担的一种可接受的方法。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没有潜在精神疾病的个体,在受到突发性刺激的时候,也往往出现冲动性自杀行为,导致自杀未遂。

  目前我国综合性医院在接受自杀未遂病例后,也只能进行躯体治疗,无法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和治疗。在调查中发现,令医生感到头痛的是,很多自杀未遂者总是反复采取自杀行为,这是一种医疗资源的浪费。而在国外法律规定,一旦有危及自己或是他人行为,就必须强制性接受心理评估和治疗。国内对自杀没有这方面的规定,除非有危及他人的行为发生。

  目前,一些大城市的心理危机研究机构已开始尝试在综合医院帮助自杀未遂者进行心理治疗,帮他们分析问题、面对压力,学会用其他的方式处理,而绝不是自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