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余姚小路下村常设“农民课堂”
· 重大事项请人大代表监督
· 开渔日,台州渔船留港避风
· 桐乡成立全国首家农民网上学校
· 全省今起天气逐渐好转
· 民工孕妇出租车内产下龙凤胎
· 笫三届中国浙江 科普节举行启动仪式
· 认真吸取“9·14”火灾教训 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 弘扬长征精神 强化国防观念
· “城市也有我们的舞台”
· 退税新政推动 浙江纺企转型
· 玉环困难家庭 有了灾后“保护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平均5天就有一个培训班
余姚小路下村常设“农民课堂”
  本报讯 (记者 余华 余姚市报道组 叶初江 龚宁) 余姚市泗门镇小路下村年近六旬的许水珍大妈,最近考了驾照,还买了小汽车。她说:“虽说儿女都有车,可到底不如自己开车方便。”

  许大妈的车技是在家门口的培训班里学的。人均年收入超过1.36万元的小路下村村民,如今已像城里人一样,学开车不再是谋生手段,40%以上的农户购买了汽车。村里专门联系驾校,在村口办起了驾驶员培训班,有500多村民考取了汽车驾驶证。

  车技培训只是小路下村众多培训班中的一个。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被小路下村民称为“农民课堂”,即使在农闲时节,他们都显得特别忙碌。光今年,村里就开设了各种类型的“农民课堂”,培训项目多达68项,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文明礼仪、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平均5天就有一个培训班。

  电脑培训在小路下村最受农民欢迎。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电脑村”,全村1155户农户购置了680多台电脑,1/3的村民成了“货真价实”的网民。该村80多位村民还通过网络注册了“浙江农民信箱”,在网络上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销售新路。

  让农民们都能在家门口上课,是小路下村开展“学习型村庄”建设的主要内容。村委会主任俞张千告诉笔者,3年来,村里每年都会制订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在村培训中心专门成立一个“教育超市”,让村民们能够自由选择学习课程。

  这两年小路下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数量大大减少,但农业产值却从3年前的15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000多万元,这其中村里开设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课程起了关键作用。村干部从市里请来了农业专家,给村民们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大棚生产、良种引种示范和病虫防治等最新的农业技术。通过农业专家的培训,村里60多名村民都通过了绿色证书培训,小路下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里的200多亩葡萄也全部实现了品种改良,农民们盖起了大棚,采用了专家推荐的喷滴灌新技术,亩产值由以前的2000多元上升到1万多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