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书是报刊电视网络都无法替代的
· “衢男”来“探亲”了
· 宁波城市应急能力接受封桥大考
· “让爱心与希望 陪伴他们成长”
· 常山胡柚有望成为“强势名果”
· 浙大教授开出“药方”治网瘾
· 嘉兴深化改革搞好党报发行
· 针灸,神了!
· 我省为中医诊疗“立规矩”
· 坚持不懈抓好青少年 思想政治与思想道德建设
· 台风“珊珊” 可能影响我省
· 别一感冒就挂盐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书是报刊电视网络都无法替代的
徐 峻
  当报刊铺天盖地而来时,当电视占据人们主要业余时间时,当网络给人们又一个精彩世界时,人们惊讶地发现,看书的时间少之又少。笔者曾经有意问过不少在市县领导岗位工作的同志,他们都颇有感叹地说,这些年把一本书看完的时候还真的不太多。据权威统计,2003年同1998年相比,我国大众的读书率下降了8.7%。现在我们国家13亿人口中,只有5%的群体保持着经常看书的习惯。看书的人数在我国不断减少,这是一件尴尬并值得深思的事。

  报刊、电视、网络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人们也确实可以从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但从知识体现的完整系统性,从思想表述的博大精深,从吸取先哲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遗产,从学问研究、思想启迪、知识积累、智慧集聚、才能增长等方面看,阅读书籍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是报刊、电视、网络等都无法替代的。有人说,相对于书籍来说,报刊内容是零碎的,电视内容是休闲的,网络内容是庞杂的。这个说法未必完整准确,但也不无道理。经典的书籍往往是经过浓缩和沉淀的知识精华,有着深层底蕴、广博内涵和深邃哲理,始终是人们吸取知识学问和聪明智慧的一个主要途径,不是报刊、电视、网络所能替代的。

  在现代生活中,报刊、电视、网络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使看书的人群锐减。人们似乎产生一种错觉,看不看书、少看点书无碍知识的吸取和智慧的增加。其实,看一本好书,受益无穷;坚持看书,好处多多。开卷有益,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对的。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同样的一本书,随着读者的阅历增加和时空的变更,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20岁读的《红楼梦》,50岁再去读肯定会有不同的意境。易中天读《三国》、讲《三国》,竟然打出一个新天地来,成为今年顶尖级的新闻人物。更何况当今新书浩如烟海,尽管滥竽充数者不在少数,但经典的书、好书和有用的书也不乏其数。当你感到苦闷寂寞困惑,看点书去;当你作报告讲不出新话来,读点书去;当你写文章觉得干巴巴时,找点书看看;当你胸无点墨和大脑空空,更要多多看书。古人把看书视为解决诸多问题的灵丹妙药,此理同样适用于今天。

  在书籍已经浩如烟海的当今,确实有一个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的选择,人们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但前提是要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曹景行根据自己多年在外工作的观察指出,同样乘坐地铁,在纽约会发现很多人利用这段时间阅读书籍,在香港会发现很多人利用这段时间翻阅报刊,而在上海人们却是在摆弄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有一位学者曾经呼吁,让阅读书籍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良好习惯。当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变得很快时,当报刊、电视、网络占据休闲时间时,当面临眼前形形色色的诱惑时,人们有必要给自己阅读书籍留点时间,留点空闲,留点位置。哪怕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一个月看个半本书,一年能看完两三本书,也是好事一件,必有益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