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作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浙江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新鲜的话题。这些在中国农村现实层面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形成的先例,引起了 “三农”问题研究者的强烈兴趣。
9月9日,在杭州市政府、省农办、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主办,余杭区政府承办的“从杭州实践看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2006浙江发展论坛”上,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带来了新农村建设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杭州当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希望回答一个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有哪些路径选择?
论坛上,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专家及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了主题演讲。杭州市、余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思路。经过思想激荡、观点交流,本次论坛形成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余杭共识”。
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激活主体 富裕农民
——“二OO六浙江发展论坛”热议新农村建设之“余杭路径”
农民的愿景 我们的责任
浙江省农办副主任 顾益康
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的新形势下,如何在黄金发展期保持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如何实现中国的小康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唯一能够破解中国发展困境的大举措,这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小康社会顺利推进的妙棋,也是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良策。
沿海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如何定位?我认为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竞争非常快,这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佳的地区。沿海地区,特别是对余杭来讲,它是中国农业文明和良渚文明的发源地,应该成为现代农业最先成长的地方,同时又是农民工业市场经济最早的发祥地,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应该成为模范的地区。这里的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所以目标应该是建设天堂里的新农村。根据这样的定位,我们提出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像杭州余杭这样的地区,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区和模范区,这样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当前新农村建设,应该体现六个时代特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社会统领,这里面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第二要体现全民小康社会发展水平,第三要体现城乡一体化的体系,第四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第五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第六要体现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特点、产业的特色,而最后,我们建设的是一个繁荣、文明、和谐、共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老百姓有一种天堂新农村的感觉,这样的新农村应该是让农民满意的,也应该让干部骄傲的。这样一个新农村,要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无穷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从杭州余杭的经验来看,我们可以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步规程:第一是抓学习宣传;第二要抓规划先导,要抓创新思路;第三抓路径抉择,走什么路,有什么思路;第四抓建设载体;第五抓机制创新,这个是我们浙江杭州的经验;第六是抓组织保障。
新农村规划贵在创新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博士、高级工程师 吴红梅
新农村规划,体现的是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全民履行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战略目标的意图,当然我们的规划应该体现农民幸福生活的愿景。从我理解来说,新农村建设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一种幸福感,即使生活比较富裕和宽裕了,没有幸福感的生活也不是我们新农村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各个方面,是一种非常系统复杂的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强调规划的统领作用。新农村的规划也是探索新机制的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起来共商新农村建设的大计。
在余杭比较发达的地方,我们规划的思路,主要是体现两点,第一点是创新,第二点是和谐。在规划当中,我们强调了三个协调发展的关系。第一,城市化与新农村的协调;第二,注重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就是注重文化、教育、科技、社保的发展;第三就是注重发展与要素资源的协调,这里我列出了四个方面的要素,首先第一个是土地要素,第二是人口要素,再一个是资金方面的要素,再就是环境要素,注重生产、生活设施的合理布局,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我们前面规划的需求,以及规划的思路,我们在规划当中突出了余杭的特色,重点就是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农村服务业,突出市场主体的组织地位,还有空间布局、教育、文化、社保以及基层组织方面的建设,在生产生态化当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园区、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
规划是一种责任,创新是一种追求。规划先行,任重道远,制度创新,让新农村更美好。
如今,新农村建设成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了。
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当中,面临三大问题,一个是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问题,再者是第三工业粗放式的增长和环境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城市化加速时期消解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有三方面,一个是农村公共品需求迅速增长的矛盾,第二是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与农业国际化竞争加剧的矛盾,第三是农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权利诉求与政治改革后的矛盾。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已经到时候了,再不解决就制约我们的发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这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这样子,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这是基于对新农村建设总体的看法。关键是我们要制度创新和改革,既然新农村建设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当中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整个国家发展策略的条件,所以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就是工业化快速推进当中,潜在的三农问题更加显化、激化以后应该采取的措施,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实际上也就是解决三农的战略。所以,“五个统筹”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策略。有一个项目叫做“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新农村建设推进策略既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当中原有三农问题矛盾的激化,因此,不同时期的内容也不一样。余杭新农村建设,一定不会跟中西部一样,完全是两个概念。在那些地方,脱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余杭这样的地区,重点则是怎么样搞新村规划、和谐小区等等。这就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策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十五”回眸
“十五”期间,杭州市余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要求,以加快“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余杭”步伐、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保障农民、富裕农民为核心,大力实施“农民满意、农民增收”工程,着力推进都市高效生态农业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全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百强县(市)第16位,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85.8亿元,财政总收入40.03亿元,农业总产值41.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79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以贯之抓农村,把循序渐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
余杭一直把“三农”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的重心地是农业,工作的主战场是农村,服务的重点对象是农民,时刻支持农业的发展、关注农村的建设、关心农民的增收。
1.突出“三农”的重要地位。经过几年的努力,余杭的农业已从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发展为现代都市农业,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变。一直以来,余杭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2.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区内所有镇乡均通达了一级公路,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道路硬化率达100%,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体系。自来水覆盖面达到85%,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宽带网实现城乡全覆盖。
3.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创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10个、市级重点整治村84个、一般整治村25个、生态村33个,共投入创建资金6.02亿元。全区垃圾处理率达到65%。
4.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至2005年底,全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立,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城区,累计创建各类卫生镇20个、卫生村115个,瓶窑镇成为杭州市首个国家级卫生镇。目前,全区镇乡连锁超市实现全覆盖,连锁超市和放心便利店达到230家。
跳出农村抓农村,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几年来,余杭区转变单纯依靠传统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坚持城镇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商贸搞活农业,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联动,广开农民就业门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1.突出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加快转移农民力度。“十五”期间,余杭坚持工业兴区战略,通过狠抓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0亿元。镇乡工业功能区工业主阵地作用明显,各镇乡、街道竞相发展工业的格局已经形成,7个镇跻身全省百强乡镇行列。大批农民洗脚上岸,从田间进入工厂务工或自己经营家庭工业,2005年全区纯农业户下降为2.5%,2005年非农收入达到86.82%,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率达到13.1%,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
2.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改造传统农业增效增收。“十五”期间,全区农业开发项目总投入9.9亿元,形成了以区高新农业示范中心为龙头,30个连片千亩特色园区为主导的农业园区经济发展态势。培育了63家农业龙头企业和53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5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1亿元。
3.发挥区域优势,依靠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几年来,余杭依托三面环绕杭州主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连锁商业、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双溪竹海漂流、良渚文化村等重点旅游商贸项目建设,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园区(点)40多家,规划建设面积3万多亩,规划总投资4亿多元。
激活主体抓农村,把农民参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动力、决策力和建设力。
1.农民素质逐步提高。深入实施农民培训“百千万”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全区累计开展各类农民培训58393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4448人,被征地农民培训5562人,已在二、三产业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13367人,实现本地转移就业9690人。
2.主体参与形式多样。通过项目合作开发建设、产业带动,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152个,累计投资总额52194.7万元。热心捐资,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和相关类项目建设的企业达710个,累计投入资金2115.62万元。
3.基层民主走向深入。狠抓农村“领头雁”工程建设,2005年对1756名村三副班子成员进行了培训。在全国首创村委会“自荐海选”,实现村官村民选。优化村务公开形式、内容、程序、时间,实现村情村民知,公开率已达100%,规范率在98%以上。
4.农民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2005年参保人数达到58.6万人,参保率达97.25%,人均筹资额达50元,报销比例达可报销部分的23%。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全区有4749户、11019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557人,集中供养率达89.21%。到2005年末,有9750人参加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生活保障,其中有3840人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
分类指导抓农村,把因地制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
根据“三农”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余杭区委、区政府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农村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切实做到了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1.注重实际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完成了一副三组团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一副三组团、中心镇为骨架的梯级发展格局。规划编制不仅做到尊重实际条件、科学规律、农民意愿,而且充分体现余杭的地方特点、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已编制完成村庄总体规划131个、村庄建设规划或规划方案144个。
2.因地制宜进行村规模调整。2003年,实施了村规模调整工作,全区505个村经撤并调减为262个,调整率为52%;村均户数由原来的338户变为642户,村均人口由原来的1216人变为2309人,村均总资产从原来的397万元扩大到754万元。
3.分类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68个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共界定各类股东13.3万人,量化到人集体资产2.99万元,量化到人土地3.4万亩。
“十一五”展望
“十一五”时期,余杭将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市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社区、健全新体制为抓手,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全面提升“三农”发展水平,使农业竞争力全面增强,成为能持续致富农民、服务城市的现代都市农业;使农村面貌全面改善,成为能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使农民素质全面提高,成为有文化、懂技术、有道德、会创业的新型农民,努力形成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到“十一五”末,争取全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5%,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
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中,余杭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抓好各项工作:
突出农民主体
1.培训农民。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对农村高中毕业生进入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就读农业类专业、毕业后在余杭农业领域第一线工作的,对余杭农业企业业主、经营骨干和种养业大户通过国民系列教育获得农业类大专以上毕业文凭的,政府都将按不少于70%学费的标准给予以奖代补。
2.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健全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体系,进一步引导农民到工业和服务业岗位就业,减少纯农民数量。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求职登记、失业登记制度,动态掌握全区农民的就业状况。抓好重点镇乡(街道)、行政村特别是征地农转非人员较多或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推荐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
3.激活农民。继续培植农民主体意识,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宣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农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的良好氛围。
坚持“五力合一”
区委、区政府将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力、农民主体力、市场运作力、社会参与力、企业反哺力“五力合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制。
1.切实加大财政投入。要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要求和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原则,进一步调整投向结构,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全区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高于上年,并逐年递增;各镇乡(街道)要把新农村建设列为各镇乡(街道)财政预算的重点。
2.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要建立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参与环境,真正发挥政府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要大力推进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引导工商企业、农民个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延续乡村文脉
良好的乡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区委、区政府将科学合理规划村镇建设,既要改善村镇环境面貌,更要留住乡村历史文脉,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彰显余杭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
1.保护好农村已有的古建筑和自然风貌。注意保护山体、河流、水塘、树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坚持不搞千篇一律,做到依山就势,体现乡村特色,凸现田园风光,避免使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对全区乡村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树、古迹,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将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并登记在册,重点保护。
2.充分挖掘和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杭将把挖掘和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将组织专门力量对余杭滚灯、五常龙舟、径山茶艺、良渚玉雕、中泰竹笛、五常十八般武艺、东塘咸茶、博陆火狮、亭趾高跷等民间非物质文化进行挖掘提炼,以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色。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弘扬勤劳创业、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等乡村文明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广大农民摒弃陈规陋习,逐步实现传统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农村的现代文明程度。
抓好载体引导
1.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即: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农民社会保障工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程、农村公共服务工程、农民素质培训与转移工程、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程、农村现代流通工程、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工程、农村新风尚塑造工程。
2.扎实开展“星级村”创建活动。从今年开始,余杭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星级村”创建活动。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五大类指标,设定了5大类28大项124小项的评分标准,对各村进行综合考评。
3.全面实施“百团结百村”活动。由百家工商企业、百个区级机关、百个区级文明单位和百名科技人才组成百个集团共同结对百个村,开展“百团结百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