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大”,被上海教育界的许多人士称为是中学“公民教育”相当好的一种形式。
“公共心、责任心、同情心要在公民生活中培养”
最终,模拟议案获得了通过。为了“加强中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要求市教委负责,会同团市委等相关部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健全志愿者工作组织网络”,“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表决结果里有39票赞成、19票反对。
孙运时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理解,“议案通过”本身并不完全代表这个活动的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他们“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且“较为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人大制度”。尤其是他们当中年龄较大的一些学生,有的可能今年就会年满18岁,这意味着他们将有资格参加将要进行的上海市的区县人大代表选举,选出“代表他们的人”参加基层人大。这一次,会是他们很好的一个角色适应的过程。
政治书上学过的东西,可以这么形象地让自己亲身经历一下。学生们的体会是,“意见不分对错,每个人都可以说”,但是最终形成的决议,必然是大多数人想表达的意见。
上海市人大培工委,原本主要职责是对全市人大代表进行日常的培训。而他们现在做的,被认为更多地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职能。“走进人大”,被上海教育界的许多人士称为是中学“公民教育”相当好的一种形式。
按照学者杨东平的说法,公民教育是指培养公民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价值、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公共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的公民教育一直相当薄弱。很多老师们也承认,目前中小学偏于知识教育而非判断能力、参与和行动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公共心、责任心、同情心等只能从人们积极参与的集体生活和公共交往中培养起来。在学校里,青少年真正的公民生活太缺乏了。”
据了解,在法国的普通高中里,开设有专门的“教授公民资格”的课程,或被称作“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意在于让学校担负起培养社会公民的职责。他们认为,从某种角度来,每一门学科都渗透了公民教育的内容,比如地理和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国家和民族是如何构成的。
杨东平说,一方面,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激烈的应试教育极大地冲淡了人格养成。另一方面,尽管德育被强调到很高的高度,其成效却一直成为问题。他提出,应该在中小学开展基础性的“公民教育”,整合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社会、历史教育等,形成有机协调的课程结构。
早在2002年,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就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展开了关于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方面交流。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合作,共同启动了一个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项目,项目为期两年,目前已经在该省部分学校进行了试验。
上海市人大负责人说,成为公民不仅仅只是年满十八岁就可以了,还需要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和履行什么义务,了解国家结构和社会制度,学会在诚信友爱,相互尊重中与人相处,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国家打下基础。公民资格不仅与选举权有关,而且也包括对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
秘书长孙运时举了一个例子,首期参加“走进人大”活动的市东中学,就有学生因此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在今年的高考志愿表里,主动报读上海政法学院的相关专业,最后如愿入学。
“中学生‘走进人大’的活动,受益人群将从目前的全市重点中学,延伸到众多的普通中学。”他相信这项工作会逐步地走向制度化。“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考虑将这种教育形式扩展到社会其他群体,使更多的公民习惯于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思考并处理问题,下一步可能会面向大学生。”至于更普遍的社会群体,他表示现在的工作都在摸索,目前所做的,“只是一个点上的突破”。
当天下午的最后一项内容,是由工作人员陪着学生们到人民大厦的顶层平台俯瞰上海全景。对于这些在上海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来说,从这个角度看自己所身处的城市,很多人还是第一次。
如同每天会竖起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他们像这座城市一样,在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