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温州资讯
3  4  
PDF 版
· 让城市更美 让环境更佳
· 鹿城招商引资凸现“四大效应”
· 突破“卡口” 战胜“电荒”
· 积极促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
· 瓯海捐款34.5万元 助百名学子上大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城市更美 让环境更佳
——温州“三沿”整治工程纪实 □ 李 哲
  

  8月4日,温州双岙村山后路金温铁路旁。随着一声巨响,违章搭建的铁棚屋轰然塌下。此时,黄龙街道副书记徐向阳已经满身是汗。这已是他们本周内第3次拆围行动了。“每次拆围我们都是全街道出动。”徐向阳告诉笔者。

  这是温州开展“三沿”整治的一个缩影。自2月15日温州市打响“三沿”整治第一炮以来,到6月,温州市区“三沿”共绿化37.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绿化计划,绿化苗木成活率基本在90%以上。拆除违法建筑16.6万平方米,清运垃圾废土9000余吨,取缔废品收购点132个,清理河道淤泥1000余吨。城郊接合部的脏乱差有了明显改善,附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如今,乘金温铁路列车经过温州黄龙箬笠岙村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片绿色长廊。可就在几个月前,这里竟是一处臭气熏天、脏乱不堪的废品收购站。

  黄龙街道的城管科科长邵美娟告诉笔者,那个时候,两大废品收购站“驻守”在金温铁路旁侧,路面上整日污水四溢,苍蝇肆虐。离回收站不远,还摆着些无证经营的小饭摊,“又脏又乱,严重损坏了温州形象”。

  城郊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国道沿线,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延伸。城郊结合部的“三沿两侧”,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和对外窗口,开展城郊接合部“三沿”地带的综合整治大会战,是提升温州城市品位的迫切要求。

  “温州模式”的崛起,带动了温州经济的强劲发展。随着温州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增大,温州迫切需要一个能与温州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良好环境。于此,温州适时推出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命名表彰会之后,温州向创建第二批文明城市进军。温州人深刻懂得一个道理:没有良好的市容环境,就没有温州城市的长远发展。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的话掷地有声:“创建文明城市,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创建文明城市不能只喊口号。温州市将今年定为“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的关键之年,是实施3年创建规划、开展新一轮创建的启动之年。按照“城区郊区并重”的要求,集中打好城郊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是今年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沿”整治,盯住“885”、重抓“3个2”、实现“6个无”。“885”就是指:整治范围为铁路沿线两侧800米、高速公路沿线两侧800米、国道两侧500米;“3个2”就是:重点抓好20个重点部位、20个重点村和2条街道的整治,树立起几个整治建设“样板”;“6个无”就是:要基本实现城郊接合部“三沿两侧”无违章搭建、无残墙破棚、无废品堆放、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无青山白化,使城郊结合部呈现路平、水净、整洁、有序的新面貌。

  根据进程,温州市将整个整治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到今年5月底,重点是完成绿化;第二阶段到7月底,重点是拆除各类违法(章)建筑,这是“三沿”整治的攻坚阶段;到11月底,完成第三阶段的修饰和建设任务,实现“三沿两侧”面貌的大变化。

  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利益,“三沿”整治坚持“六先六后”:“先党政机关后社会团体,先党员干部后居民群众,先经营性、舒适型违建后特困群众违建,先新搭建的违建后历史形成的违建,先自拆后强拆”,分步稳妥推进,特别是给特困群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充裕的搬迁时间。“雷霆式整治,人性化推进”的方式,赢得了“三沿”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到目前,温州已顺利完成“三沿整治”的第二阶段——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期,正在进行自查验收。

  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三沿’整治最忌‘一阵风’,最忌‘奖牌到手,整治到头’。”李远澎说。

  “三沿”整治是民生工程,“民生优先”是整治核心。在“三沿”整治过程中,“拆”、“堵”不是目的,“堵疏结合”、建立“突击整治”向“长效整治”转变的机制才是重点。随着温州主城区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三沿”整治会战的战线,正从鹿城、龙湾、瓯海3大主战场延伸到乐清、瑞安、永嘉和温州生态园等战区,由“点式”向“连线成片”转变,并以长效整治确保“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三年全改变”。

  在温州市三垟湿地,生态园管委会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每年投入200多万元资金“以奖代补”,鼓励居民拆除棚屋,清除垃圾,绿化美化。同时,实施企业外迁的“铁网3号行动”、“碧水蓝天”行动等专项计划,解决企业外迁工业用地,引导企业异地搬迁、转移,切实保护三垟湿地的生态环境。温州市黄龙街道采用“教育和强制”双管齐下,在拆违之前,先争取做通违章户的思想工作,强制拆违之后,还要再对违章户进行批评教育,对违章户的投诉和意见耐心聆听,认真解决。从提高违章户的思想认识入手,巩固现有成果,保证“不反弹”、“不回溯”。温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水心中队,加强了对104国道、城南立交桥、西站、鹿城路、松柏路、水心路等路段的管理,针对水心路旧皮市场的占道现象,向10个占道经营户发送了《温馨提示》,限期整改。每天派驻2人从下午4时到5时半进行定点管理……

  在整治过程中,温州市始终将“三沿”整治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来抓,急百姓之急,解百姓之忧。 “三沿”的巨大变化,让百姓们从“身边看到大变化”,从“大变化中悟出大道理”,百姓成了整治工作的主力军。“三沿”整治,这场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战,在“干群合力”的强劲推进下,正在全市继续演进。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