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PDF 版
· “撞月”不会“伤月”也没污染
· 首先推进与中国的对话
· 以色列考虑用千人换人质
· 美军向伊政府 移交“虐囚”监狱
· 巴勒斯坦公务员 罢工要求发工资
· 查韦斯三探卡斯特罗
· 美导弹拦截试验1日获得成功
· 欧盟再给伊朗两周期限
· 俄罗斯展示太空雄心
· 意大利维和官兵抵达黎巴嫩
· 墨西哥议员占讲台 总统放弃年度演讲
· 英国逮捕14名恐怖嫌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9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欧洲探测器“撞月”大戏今天开演,欧洲航天局介绍说——
“撞月”不会“伤月”也没污染
  欧洲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预定于9月3日撞击月球。那么,这次撞击会伤害到月球吗?欧洲航天局专门就此发布材料解释说,这次撞击是有史以来各类人造探测器撞击月球中“最温柔的一击”,并不会伤到月球。

  “温柔一击”

  垂直速度每小时70公里

  1959年,苏联研制的“月球2号”在飞行33小时后抵达月球,但在着陆时坠毁。这是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人造探测器。此后,陆续有多个人造探测器以各种方式撞击月球。与此前发生的各类人造探测器“撞月”相比,此次“智能1号”的撞击行动要“温柔”许多。

  虽然此次“撞月”尚不能完全排除“智能1号”撞到月表某处陡峭山崖上的可能性,但探测器更可能是以极小的角度“擦”着月球表面落下,如同跳高滑雪运动员着地那般。正常情况下,撞击发生时尽管探测器的速度会达到约每小时7000公里,但其垂直方向速度只有大约每小时70公里。

  撞击之后,探测器将在月表“滑行”一小段,并激起月表的岩石尘埃等,形成如同“蝴蝶翅膀”般的壮观景象。据估计,撞击可能在月表形成一个3米至10米方圆、深1米的坑。而此前,月球上早已经有超过10万个直径超过4公里的坑。此外,如今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几个小天体撞击月球,撞击在月表形成的坑与“智能1号”撞击月表形成的坑大小差不多。

  “智能1号”

  如同“人造彗星”

  然而撞击完成之后,这些来自地球人类文明的残留物,会不会给月球造成污染呢?

  组装“智能1号”及其搭载的各类探测仪器的材料,其包含的元素都是月球上原先就天然存在的。如铝和铁,它们在月球上的存在就比较普遍。而其他元素诸如氢、碳和氮等,虽然在月球上含量稀少,但是日常伴随着太阳风和彗星冰尘等,它们也都是以自然的方式存在于月球上。欧洲航天局称,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看,“‘智能1号’就如同一颗‘人造彗星’而已”。

  实际上,当撞击完成后,“智能1号”本身并不会“粉身碎骨”。由于探测器“撞月”时速度并不算很快,因此与之前的多起人造探测器“撞月”行动相比,“智能1号”不会形成大量碎片。探测器两个展开之后长约14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在撞击之前被烧毁,但探测器的主体部分有望在撞击后依然保持大体上的完好。

  “撞月”能“撞”出

  什么科学发现?

  欧洲航天局介绍说,“撞月”本身其实也是“智能1号”的一项探测任务。

  在探测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其携带的摄像机将能够以“斜视”的角度拍摄某些月球表面区域的照片。而此前,人类只能获得相同区域的一些垂直角度拍摄的照片。因此,“智能1号”将使人类获得月球表面该区域的三维图像。此外,探测器携带的红外线及X射线分光计等设备也将有机会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视野对月球表面进行观测,获得宝贵数据。

  自发射之日起,“智能1号”至今已在太空中遨游了近3年时间,完成了多项科学任务。它传回了月球表面的2万多张高清晰度图像,帮助科学家获得了一些月球表面化学元素的含量数据,绘制了月球表面的整体外貌图,为人类研究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月球的起源和演化等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