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长江南京水位每天下降0.2米
· 川渝旱情持续
· 气象专家认为:今年川渝高温在历史上并非个例
· 曾荫权回应女艺人被偷拍事件
· 罕见“肉灵芝” 亮相博物馆
· 惩治跨国犯罪 打击“三股势力”
· 非法采集地理数据 将受到严厉查处
· 上海机器人也会 弹竖琴
· 中国拟扩大人用禽流感疫苗生产
· “鸿富锦”向两记者索赔3000万元
· 广东晋升高级职称 须先赴农村支教
· 绝大多数游船 一年内不再过三峡船闸
· 中国和贝宁发表联合公报
· 总参给杜照宇烈士追记一等功
· 拥政爱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气象专家认为:今年川渝高温在历史上并非个例
  据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陈玉明) 今年入夏以来,重庆、四川盆地出现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伏旱。面对持续的严重高温伏旱天气,人们禁不住要问:“高温伏旱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气候应用与服务工作组主席董文杰博士。

  董文杰说,从全球来看,今年重庆、四川的极端高温干旱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个例之一。极端的干旱高温事件,不是我国重庆、四川特有的地区现象,而是一个全球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加所导致的全球变暖,而工业化较早的发达国家对温室气体的增加负有更多责任。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火炉”,是我国高温伏旱的主要频发区之一。在近五百年中,重庆市平均十年有四年旱;19世纪以后,严重伏旱出现频繁。据史料记载,1814-1815年,重庆、巴县大旱,饥民食树皮。1884年江津、永川、綦江夏秋连月皆旱,百谷无收,饥民多饿死者。1935-1936年,重庆地区五月至八月大旱,田禾枯萎,颗粒无收,灾民以树根、芭蕉头为食,旱情之惨,灾区之广,为百年所仅见。上世纪80年代,由于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干旱显著减轻。但90年代之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重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没有显著增加,干旱发生的频率又增加了。

  因此,历史地看,今年重庆的极端高温干旱事件也不是最极端的,是重庆自身典型气候特征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三峡大坝,高温干旱对于重庆而言也是会发生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