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化学课说酿酒发酵 语文课多人文关怀
· 教辅书太多了 挑得眼花了
· 30日“七夕夜” 星空觅牛郎织女
· “十里红妆” 也时尚
· 狗年闰七月 会出现3个“狗日”
· “济公”现身杭州虎跑
· 久坐电脑前 易得肺栓塞
· 金庸剧翻拍成风倒了观众胃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化学课说酿酒发酵 语文课多人文关怀
我省高一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 本报记者 李建 陈扬渲 通讯员 屠晓丹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省将从今年9月起在高一年级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新课程有什么变化?育人目标和以往相比有何不同?这些,我们从新教材中可看出一些端倪。

  更加贴近生活:比如有机化学,新课本是从酿酒发酵说起的;生物必修课则有“稳态与调控”的内容,强调在当今社会中人的身心健康、生态的平衡发展。

  浙大附中地理老师裘伟将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时,新教材对学生提出了非常生活化的问题:假如你在当地要购买一套商品房,你对于光照的条件有怎样的要求,会如何选择?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果要在市区(杭州纬度约30°14`N)建筑两幢住宅楼,楼高设为H,楼的走向如何布局较合理?如果楼的走向为正东西向,且一南一北布局,那么两幢楼之间的间距至少达到怎样的要求才能满足北楼底层居民的日照条件?

  裘伟将老师说:很明显,新教材提倡“生活化”,即“把生活引进地理课堂、让实践融入地理课程”。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培养思辨能力:“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杭四中语文老师王嘉芹说。

  让王嘉芹老师深有感触的是必修第二册中“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其中一个板块是“黑暗中的心迹”,选文为《安妮日记》。新教材在“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安妮说:“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人类制止或消灭战争的途径是什么?在紧接下来的“活动体验”中,新教材更是别出心裁地发问:读了安妮的日记,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你将怎样为她写墓志铭?

  “这个专题的教学设计很棒。”王嘉芹说,“这不仅是培养理性思维、批判精神,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甚至触及灵魂。”

  教材变脸了,部分教学方式也将随之变化。比如引进选修课;实行“走班制”。随着选修课的开设,各个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选修的科目流动,组建成临时的集体;实行学分制,修满144学分即可顺利毕业。其中包括必修的116学分,选修的22学分,以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6学分……

  尽管新课程实验的效果还有待检验,但不少教育工作者还是对其充分肯定。“以前的高中教育,考虑较多的是哪些东西对学生将来进入大学有所帮助。”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方红峰说,“而新课程立足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传授对学生实用的知识,并让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