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台州资讯
3  4  
PDF 版
· 网络化·市场化·规范化·亲情化
· 建设一个洁美的家园
· 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
· 流动党员有个稳定的“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8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流动党员有个稳定的“家”
  横峰街道现有登记在册的流动党员91名,他们中有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有在非公企业中从业的党员,有外出从事个体经商的党员,组织关系虽留在原单位,但事实上已无法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近年来,街道党委立足创新,务求实效,从组建网络、健全机制、强化教育三方面入手,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直以来,管理权限不清,责任归属不明,成为流动党员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建立了从街道党委到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再到非公企业党支部三级管理网络。

  1997年7月,在台州东海制革有限公司成立了第一家非公企业党支部,接着于1998年又建立了第一家外来人员党支部。2003年,街道针对许多规模小、党员人数少、不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小企业里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又把外来人员党支部扩建成为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为确保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街道党委、办事处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使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在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等方面都得到了保证。同时,又在工业集聚区建立党总支,通过村企合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临时组建等方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到目前,全街道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25个,企业总支部5个,登记在册党员156人,其中外来党员53人。

  加强流动党员的长效管理,街道建立了“八项制度”。即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支委结对制度、联系汇报制度、关爱制度、民主评议和考核检查制度、激励制度、外来务工人员党员发展制度。

  针对流动党员生活和工作的特殊性,街道党委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活动。比如在“七一”前组织评选 “十佳外来党员”活动。在非公企业车间设立“党员示范岗”等,通过流动党员活动之家,组织党员观看电教片、教育图片等活动。

  在对外来党员的教育中,横峰街道党委做到寓教育管理于热忱服务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特殊的生存状态,流动党员无论是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更容易遇到困难。街道党委就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体贴他们,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对一时就业困难的外来党员,通过培训再就业等多种途径,提高他(她)们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根据他们的意愿和特长,由外来党员服务管理中心把他们推荐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这种真诚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激发外来党员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据统计,80%的外来党员成为企业生产骨干,有8名外来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