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县,笔者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每一轮太阳都是新的!
节约集约发展、市场业态创新、力创“国家标准”、改革文化体制等等……创新,如同夏日骄阳,成了这个经济强县最热门的主题。
从政策、观念到服务,从县城、郊区到农村,创新故事连连,创新新闻频频,实实在在地助推了绍兴县“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进程。
政策创新:以“亩产”论英雄
绍兴县是工业大县,如何通过科学的政策,来推动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今年上半年,绍兴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土地集约管理的政策意见》,激励广大企业争做“亩产英雄”。“我们采用这个评价机制为企业排名,就是为了在全县范围内倡导集约发展,以最少的土地获取最大的‘亩产效益’。这样促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徐焕明说。
思路决定出路。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绍兴县许多企业的自觉行动。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把生产车间建到地下,盘活存量土地40亩;庆盛集团改过去长方形、东西走向的传统厂房模式为梯形状、南北走向的生产车间,“改”出土地50亩;兴盛控股集团建造的新厂房高达9层,投资强度达到常规的20倍,一举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投资密度最高企业,被业内专家称为“亚洲第一纺织高楼”。
市场创新:瞄准国际纺织之都
如果说,以“亩产效益”排企业座次,是推进“工业强县”的一个杠杆的话,那么,对中国轻纺城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升级,就是推进“市场兴县”的一个新支点。
脱胎换骨的一大招,是对联合市场的十大创新,即市场化与公司化交易对接,双螺旋式汽车坡道,中央空调,现代大气的建筑,独立卫生间,绿色纺织主题广场,商场化布局,超大停车场,网络与智能化配套,全方位的服务管理体制。
而与此“配套”的新动作此起彼伏:已有4086家布商加入的“网上轻纺城”,以“永不打烊”的电子商务优势迈出了改变经营业态的第一步,其网上销售额已窜至1.2亿元/年。
这些革新的背后,是绍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从容地应对“内忧外患”。从“内”而言,中国轻纺城发展到今天,其经营环境、配套设施等,与现代交易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从“外”而言,面对着长三角等地涌现的“轻纺城”造城热,绍兴县深切地感受到:在竞争面前,你不改变,人家将改变你!
“中国轻纺城主体还是一个企业,但是它今日的地位已不同于一般企业,而关乎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建荣说。为加快“国际纺织之都”奠基之旅,今年4月5日,绍兴县组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并作为常设机构。为节约市场开发建设成本,遏制房价的恶意炒作,大胆利用行政手段对市场资源进行战略性整合。同时,对于市场的细分化、专业化的调整,使得面料、家纺、服饰、辅料、原料、纺机等几大板块分类市场日益明确,为不同采购商提供更为便捷的采购环境。
科技创新:已成企业习惯
天圣集团开发的超柔灯芯绒,每米可卖到40元,毛利率是一般面料的两三倍,其开发的高档羊绒面料,每米售价高达五六百元,附加值更加可观。作为绍兴县中小纺织企业创新发展孵化器的轻纺科技中心,已拥有600多家会员制企业,每年为他们提供难以计数的新产品、新技术。目前,该县企业的产品创新率已达32.5%。
自主创新,对绍兴县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条发展新路。
“到洗手间小解,可自动测出有没有糖尿病;在水龙头上洗手,可测出血脂高不高;盖房子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快速。”宝业集团自今年3月与日本大和房屋签订《工业化住宅共同开发合作合同》后,双方已在工业化住宅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开展了大量的经济技术合作。
绍兴县科创中心作为全县自主创新的新载体,今年7月在柯桥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以此为契机,开发区全力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价值、高产出和少用地、无污染的好项目,致力推动科技研发孵化。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工业项目31个,总投资23.2亿元。
绍兴高强度紧固件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因贡献了22项有关高强度紧固件的国家标准而名闻全国。该企业坚持产学研合作,高薪聘请顶级专家组建企业内部“智囊团”,还不惜重金购买美国、德国等国家生产的先进设备进行“玩弄”。华凯纺织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面料磨毛伸缩绒,让韩国客商爱不释手;精功绍兴太阳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生产出6个9纯度的硅片,一举远销欧美市场……
政策创新,市场创新,科技创新……创新,已成为新时期绍兴县干部群众的主体意识,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已成为绍兴县经济发展的最强音。 县报道组 冯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