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8月27日电(记者 张品方 见习记者 李月红) 今天下午,一场名家国画油画精品拍卖会在宁波引起轰动。来自上海、杭州和宁波本地的众多收藏家、书画爱好者竞拍265幅国画油画。引人注目的是,当代海派花鸟画家江寒汀的《柳莺黄鹂图》,短短七八分钟内,经过十几轮的竞拍,价格升至3.2万元。这次拍卖会的成交金额近100万元。
据了解,去年宁波人在艺术品市场投下的10亿元中大部分是通过拍卖行运作的,不少宁波人跑到香港,甚至英国参加拍卖会。
与拍卖市场火爆的场景相反,在艺术品经营的另一个场所——画廊,显得颇为冷清。记者在宁波市雪斋画廊里看到,40多平方米的画廊除了挂有几幅年代稍久的国画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画家的作品外,更多的是一些工艺品,顾客寥寥。据介绍,画廊最好销的是一些商品画,价格仅几百元,不少市民喜欢买几幅挂在新居。
雪斋画廊的生存境况是目前宁波市画廊的缩影。目前宁波市有30多家画廊,大部分画廊往往把高价位在万元以上年代久远的国画送去拍卖,画廊则主要卖一些家庭装饰用的商品,兼营一些画框、裱画、画材画具等。
同样是艺术品经营市场,为何会出现拍卖火爆、画廊冷清的局面呢?
宁波美术家画廊总经理徐少华认为,买家由于欣赏水平不高,往往希望通过拍卖行来确定书画价值,买进再拍卖出去,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助长了拍卖市场的持续升温。
画廊是体现城市文化品位的橱窗。宁波市南苑艺术家画廊总经理徐伟认为,画廊的责任不仅在于向社会推介优秀的画家,更重要的是让走进画廊的人都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
为了培养市民对艺术的兴趣,最近徐伟正在忙着与宁波市海曙区合作,将在今年9月举办一个公益画展,邀请50多名国内外知名画家到宁波作画,反映宁波的风土人情。他说:“我正尝试让老百姓看看画中的宁波是什么样的,通过地域性作品让他们和艺术来一个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