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31日刊发了温岭一些农村宣扬“二十四孝”,引发新旧孝敬观碰撞的报道后,温岭市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温岭市最近在16个乡镇开展了评选16位新“孝星”活动。广大村民踊跃推选自己心目中的孝敬典型,并学习这些身边的典型。
恳谈会定下《孝敬公约》
8月23日下午,城西街道的芝岙村开了个民主恳谈会,大会的主题只有一个:讨论并通过芝岙村的《孝敬公约》。下午3时左右,全村的老老少少涌进了村部,村委会主任韩菊花宣读《孝敬公约》的内容:“倡导给年迈的父母增添生活用品,子女带父母外出旅游,为老年人过好生日,让老年人搬出车库住进朝南屋……”
读完了《公约》,村民就开始提建议。临近吃晚饭时,村支书向全村村民宣布:“村‘两委’决定今年由村里给每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过集体生日,但同时,村民家里也要给老人过好生日;60岁以上的老人今年将由村里组织外出旅游一次……”
说起这个《孝敬公约》,村支书徐春富颇有感慨。他说:“当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旧二十四孝图展出后,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许多年轻人说,展览这类东西不但背时,而且里面还宣扬封建迷信、愚孝等不良思想。”
在温岭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他们制定了《孝敬公约》。下午的民主恳谈会召开后,这项公约修订后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
为老人集体过生日
在横峰街道的前洋村,这几天,李春妹等三位70多岁的老人可是乐开了怀。得知三位老人生日都在8月份,村支书蔡有祥、村委会主任蔡新元就找到了村老年协会会长蔡可正,三个人坐下来一商量,决定给三位老人一起过个有意思的生日。
8月18日晚上,村里的群众举着“同贺老人生日,共创乡风文明”的横幅,打着快板、唱着道情(当地的一种传统戏曲),来到村部为老人们过生日。
在给老人过生日时,蔡新元代表村“两委”讲了话,他的话只有三句:“孝心要留在心里,也要挂在嘴上,更要落在行动上。”
蔡建国是村民蔡青夫妇从外地带回来的义子,蔡青病故后,留下了瘫痪在床的妻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蔡建国牢记了义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于大小便失禁,常年只能躺在床上的义母,蔡建国和妻子谢菊云把义母拾掇得干干净净,端茶倒水,擦身洗脚,六七年来如一日。
在全村人给三位70多岁老人过生日的时候,大伙儿听着蔡建国的故事,不少人潸然泪下。去年新房子落成后,蔡建国的邻居蔡忠宝首先花了两万多元装潢了父母住的朝南房间。蔡忠宝说:“做子女的要先考虑让老人住得舒服。”
结婚登记宣誓孝敬
7月10日刚刚结婚登记的村民潘道根和杨彩萍,在他们共同走向夫妻生活的第一个五分钟里,作出了承诺:“我们一定做到自始至终善待双方老人……”
温岭市民政局干部陈锡云介绍说:“举行结婚登记颁证仪式,让新婚夫妻对孝敬老人作出承诺,这是我们推动新孝敬观教育的一个举措。”
在新河镇路边村,像潘道根、杨彩萍一样结婚时宣誓孝敬老人的今年已有5对了。潘道根用一句朴实的话告诉我们他理解的孝敬的含义:“家家都有老人,孝敬今天的老人,就是尊重明天的自己。”
在路边村村支书陈元方的桌子上,贴着六个字:“吃、穿、住、行、聊、医”。陈元方向我们解释说:“我们路边村有100多位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的文明村风,最近村里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我们进行了讨论:孝敬老人应该在哪些方面孝敬?这六个字是我们讨论后归纳的。”
路边村的老人们对子女们的孝顺也有他们的回报方式,老人陈阿大告诉我们,村里的老人一起商量,决定开展一个活动,叫做“生前多留公益照,身后免挂堂前像”,老人也要发挥余热,在生前多为村里做公益事业,留下自己做好事的公益照,身后就不要再挂什么堂前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