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社会话题一周关注
· 大学生与农村的“恋爱法则”
· 农民那眼中充满了期待
· 从对方认识自己
· 放下身段学会实在
· 猜准“新农村”的心思
· “恋爱”热度靠什么维持
· “我要请假两小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恋爱”热度靠什么维持
  今年短短一个暑期,全省70多所高校5000多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奔赴农村。这支队伍还在不断扩大。

  尽管有声音质疑,这种“恋爱关系”短暂而不会有真正的结果。但种种迹象表明,在这种选择背后理性成分是主导因素。

  零点公司日前对2180名城乡居民实施的调查表明,44.7%的家长表示愿意让自己的大学生子女到农村,38.8%的家长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在农村得到锻炼,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对于大学生本身而言,在国家以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许多在大城市苦觅施展空间的大学生,面对农村抛来的绣球,足以让他们对自己作出重新定位,理性规划未来。

  而当代农村对大学生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理性要求。从“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调查”活动回收的104份有效问卷来看,在基本态度方面,78%的村民欢迎大学生下乡与农民一起建设新农村,持无所谓、不欢迎态度的分别为19%和3%。而在回答“现在农村最需要哪种人才”的问题时,40%的村民认为最需要的是“有组织能力,能够维护农民利益,促进村民当家作主”的人才,“懂农业科学技术的人才”和“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才”分别为29%、26%。组织能力之所以成为农村人才需求的核心能力,跟当下中国农村社会人心难以凝聚不无关系。农村公共空间的狭小和集体活动的贫乏,使得农村发展缺乏合力,因此,农村干部的组织能力成为最被农民看重的一种能力。

  农村需要大学生还是大学生需要农村?这个问题在大学生中被广泛谈论。实际上,当双方的需求作为一种现实存在越来越显现和合拍时,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走进农村、认识农村,主动与农村谈起“恋爱”将不仅是一时的时尚,而且是时代的必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