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三大优势
区域优势
杭州高新区(滨江)总规划面积为85.6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万人。近几年来,全区紧紧围绕“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目标,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三大基地和现代通信制造产业园等十大特色产业园为依托,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发展第一产业,把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统一起来,使全区经济好中求快、稳中求进,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12.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0.6亿元,出口总额20.8亿美元,财政总收入37.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0亿元。截至2005年10月底,全区共有企业4939家,其中高新企业为2499家,规模工业企业28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12.0亿元,年销售亿元以上企业达到了116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
产业特色优势
自管理体制调整以来,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两强”(通信和软件产业)、“两优”(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视)、“两新”(动画和网络游戏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色,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营业)收入702亿元,其规模占全区总量的77.0%。通讯设备制造和软件两大支柱产业集聚和带动效应明显:通信设备业实现技工贸收入446.2亿元,占全区总量的48.9%,国家通信产业园已正式授牌;实现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130.0亿元;软件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在科技部内部评价中,杭州高新软件园综合排名第二位。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视、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成为新的亮点。全区已初步构筑了特色明显、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一批优势高新企业迅速成长: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24家,其中有9家企业列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度50强;在浙江省软件业十强企业名单中占有8席;7家企业列入信息产业部2005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100强名单。杭州高新软件园及5家企业分别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入“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COSEP试点基地和试点企业,全区通过CMM/CMMI认证的企业累计已达24家。
人才信息优势
滨江区建立了以企业研发人员、企业家、留学生、学者等组成的技术创新人才体系,人才要素加快聚集,近两年全区共引进各类人才2.7万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400人,新引进留学归国人员100余人,全区共有大专以上从业人员4.3万人,从事研发的人员达到1.5万余人。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通信产业园和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为载体,营造良好环境,集聚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资源,吸引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落户,如诺基亚、TCS、NEC、三星、松下、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等,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高级人才。全区重点高新企业拥有一批标准化人才。
经济界有句行话:“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标准作为国际市场准入的依据,经济贸易对话的“公共语言”,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浙江作为“制造大省”、集群经济地区,目前真正参与标准制订的企业却寥若晨星。浙江经济要实现持续性发展,必须在标准的制订权上博得一席之地,抢占先机。如今,杭州市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了一张“国”字号名片——(滨江)国家新技术产业标准示范区。
为推动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制订,滨江区亮出两大实招:其一,经有关部门认定,在国际标准研制中作为实质性参与或担任起草单位的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其二,在国家、行业标准的研制中作为起草单位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资助(其中,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工作组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资助)。
高新区(滨江)政府将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实施的“科技兴区”战略目标,通过标准化示范活动,逐步建立与高新区(滨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新标准化工作新机制,增强高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介绍,示范区建设内容包括:
重点引导培育通讯设备制造、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视、动漫游戏、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的高新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及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研制。在三年内参与研制1~2项国际标准、5~8项国家或行业标准。
提高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率。三年内,力争具有产业化基础的专利技术、科技创新成果、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的年度转化率达到90%以上,并推广应用实施,快速形成生产力。
提高采用国际标准水平。力争三年内示范区主导产业以及省、市重点骨干企业的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85%以上。
完善并推广实施重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围绕区内重点产业编制1~2个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并加强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推广实施,将体系内标准落实到产业链各个环节。
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专业机构活动。引导龙头高新企业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工作组工作,力争三年内有2个以上国家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落户示范区。
建立示范区高新技术标准化人才队伍。三年内组建一支50名左右的标准化专家队伍;并培养示范区高新企业标准化人才500名,作为示范区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骨干力量。
开展标准化示范企业试点工作。三年内,有10家以上高新企业参与标准化示范企业工作。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滨江区将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
采取措施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
实质性推进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对重点产品采标,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的,优先纳入技术改造计划;在技术引进中,要优先引进有利于使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设备及有关技术文件;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应优先列入科技开发计划和技术进步计划。
引导企业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争创名牌。将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及开展有关的合格评定纳入申报各级名牌认定的基础条件。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浙江名牌产品、杭州名牌产品的企业,区政府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0万元、2万元奖励;对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凡新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或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企业主要经营者一次性1万元的奖励。软件企业新通过CMM2/CMMI2/PCMM2级认证的,给予企业主要经营者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每上升一级,相应增加10万元奖励。
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必要性
浙江省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四,是全国4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之一,进出口贸易顺差位居全国第一,其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持续不断增强,处全国先进水平。但我省普遍存在着高新技术领域标准研究现状与浙江的经济地位、科技发展现状不相称的现象,杭州滨江区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同样存在标准化工作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几年来,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虽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研发与标准制订相脱节;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的数量少;在部分优势领域创新先进标准、参与国际竞争不多;企业对标准化作用的认识不足,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制定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高新技术标准化的组织管理相对落后、创新机制建设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都将会制约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寻求一种有效途径,来促进标准化工作尽快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而通过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可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战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及区域管理水平,提高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专利)转化率,加快具有产业化的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鼓励高新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展示标准化工作的研究力量和水平,掌握竞争中的主动权,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构建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目标。
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和增强滨江区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产业运行标准化,标准实施国际化,从而使该区成为全国标准化示范区和先导区,进而发挥辐射作用,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模式。
>
背景
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