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嵊州市三界镇八郑村通往外界的公路正在施工。村党支部书记郑锐钧说,这条路长3.8公里、宽6米,预算造价137万元,经过嵊州市招投标中心招标,中标价129万元。从提案、决策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 “八郑规程”进行,比原先的预算节约了8万元。
民主制度化:所有决策程序让村民一目了然
八郑村是三界镇第一大村,共778户、2765人。2006年初,嵊州市纪委专门成立工作组,选择八郑村为试点,帮助制定了民主选举制度、村务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监督制度、村干部谈听评制度和村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八项流程。这八项制度和八项流程统称为“八郑规程”。
2006年3月,“八郑规程”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成为八郑村民主治村的主要依据。村会议室墙上挂着“八项制度、八项流程”的图表,具体制度和流程清清爽爽。村民代表龚林根说,每次在这里开会,大家都盯着这些图表,村干部是否按照流程操作,一目了然。
村两委还印刷了《八郑村村民依法自治手册》,发到每个村民家中。村委会主任郑松华坦言:“村干部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做事,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拍脑袋决策了。”
监督经常化:为村务决策设“电子眼”
“八郑规程”明确规定,所有的决策都要经过民意调查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两个关键环节,并由民主管理监督小组进行监督,事后还要接受群众评议,出现问题要进行责任追究。村两委主要领导决策权被分解到了村民和村民代表身上,他们就像一个个“电子眼”,监督村级公共权力规范行使。
在一次有关建新菜场的村民代表会议上,村党支部书记郑锐钧提出,建市场的预算是7.96万元,从估算的角度,算成8万元比较方便。村民主管理监督小组当即提出,虽然整数比较好算,但比预算多出了400元,表示不同意。村民表决,还是按照7.96万元做预算。
“八郑规程”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监督制度,避免了制度因人而废。在八项制度中,有四项是专门为监督而制定的。
在制度的保证下,村民代表和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得到提高,村民代表不仅成为决策环节的重要成员,还承担起监督制度运行的角色。由于村里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村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个过程本身就构成了最大的监督。(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村民们对“八郑规程”充满了信心。在绍兴市纪委对八郑村做的全体农户问卷调查中,94%的村民认为“八郑规程”能有效监督村干部;有93.5%的村民表示,自己会按照“八郑规程”去监督村干部。
“大事要事党员干部先知道,难事苦事党员干部先行动”。随着“八郑规程”一道出台的,还有支委联系党员和困难户、党员联系群众、村民代表联系群众 “三个联系”制度。老党员、村民代表董宝金说,明确了联系对象后,他经常到联系对象家里坐坐,问问他们有什么意见。而群众也乐于找到党员反映情况,无形中增强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地位。
收益最大化:让村民尝到民主管理的甜头
八郑村准备建设个私工业集聚区。村委会向全村发放了民意调查表,绝大多数村民都同意搞,于是进入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程序。就在大家为经营方式展开激烈讨论的时候,有人提醒说,村里曾经把丝织厂租出去,结果厂子倒闭了,村里一分钱租金都没有拿到。无论何种出租方式,都应该先收租金,后租土地,以避免集体资产流失。最终,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采纳了这个建议。
今年4月,八郑村茶园要重新承包,村两委按照设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实行公开招投标,原定标的为37万元,最后的中标价是42.3万元。
随着“八郑规程”的出台,村两委制定的八郑村《产业发展规划》、《农民素质提升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也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得以讨论通过。这些规划的出台,既是村民发展的意愿,也是村民民主权益的体现。
村党支部书记郑锐钧、村委会主任郑松林表示,每年,村两委都会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就规划的进展情况进行述职,由村民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将与村干部报酬直接挂钩。“干部表现如何,要由村民说了算。”
“‘八郑规程’不完全是制度的创新,而是制度的总结和深化。”嵊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旭波说,“八郑规程”在原有法律政策框架内,对各项已有的民主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并把各项制度转化为操作性很强的流程。其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存在的“原则性强、操作性弱”的缺陷,增强了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这一制度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