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77岁的谢凤仙老人被她的小女儿盛水英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送进了江苏海门市正余镇的一家养老院。
老人育有2男4女,但却无家可归。她今年5月份摔断大腿住院进行手术,事后竟然没有一个子女接她回家,被“弃”在医院长达两个多月。
子女满堂,病倒后无人收留
记者在仁济医院的急诊病房看到谢凤仙的时候,她正佝偻着身体独自躺在地上的临时病床上。因为没有人照顾,医院担心她会从病床上摔下,就把她放在地上。
医院介绍,老人的家在江苏海门农村,5月18日因“左股骨中下段骨折”入院进行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原本在6月9日准予出院,不料老人的6个子女竟没有一个前来接她出院。
谢凤仙的6个子女中,长子盛庙生在江苏海门市长江边的轮渡码头经营一家小餐馆,次子盛水和在海门正余镇正南村养鱼为业,长女盛来英也住在正余镇正南村,另外三个女儿盛永英、盛美英、盛水英都在上海,做烟酒杂货铺的生意。6个子女曾经约定每人两个月轮流赡养老人,还说定“老人在谁家出事、生病,若是‘旧病’复发就一起承担,若患上‘新病’,就由轮养的子女负责”。
5月18日老人在浴室摔倒,正值在盛美英家“轮养”期间。事发后,盛永英等3个女儿共付了2.5万元医药、手术费用。迄今为止,还欠下1万多元医药费无人支付。母亲似乎成了子女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人。7月28日下午,仁济医院用救护车将老人送至盛水英家,两个小时后盛水英又用手推车将母亲送回医院。和医院争执之中,盛水英竟打碎一只烟灰缸要割腕自杀。
7月31日,医院第二次将老人送至盛水英家,捂着手腕未愈伤口的她再次将母亲送回。
当“轮流赡养”
成为一种精明算计
在我国广大农村,几个子女轮流赡养父母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像谢凤仙老人这般“和尚多了反而没水喝”的遭遇,却是不多。平心而论,老人的6个子女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生活都过得相当辛苦。但让人惊愕和心寒的是,即使事关母亲生老病死这样的大事,这些在生活中朴素惯了、节俭惯了的子女,表现出的不是一种对亲人的关切和对责任的分担,而是一种逃避、一种精明的互相算计。
人人都在强调自己的苦衷、要求豁免自己的义务,且不断强调其余兄弟姐妹生活的相对优裕从而把责任加诸对方。即使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抛开所谓的“轮养”约定,6个子女共同承担母亲的赡养费用,每个人只需承担其中的1/6而已!然而在利益得失的精明算计中,责任已被抛弃,孝道更成奢谈。
孝,何以如此艰难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在一些人眼中,传统的“孝道”已成为一种过时的东西,但是这样的人伦道德恰是人类社会得以维持发展的根本,一方面我们需要重建某些信仰与道德,另一方面也需要依法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
法律的威慑有一定的效力。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遗弃父母行为的儿女可能要负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8月15日,正是那个对抗最激烈的小女儿盛水英将母亲接出了医院。她说:“我听说如果一直把母亲放在医院不管,我们都会以遗弃罪被抓起来。我坐牢不怕,却会连累我的两个孩子,他们的名声就不好了。”
但是对于这样事关亲情人伦的问题,法律途径有其局限性。曾经对6个子女进行强制执行的海门市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指出,赡养的执行很困难,法院执行的往往是看得见的物质方面,而无法解决亲情抚慰的“孝道”问题,因为老人的赡养毕竟不是一笔“交易”。
新华社记者 叶锋 王蔚
(据新华社上海8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