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16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一年前因“卡特里娜”飓风背井离乡的美国人中至少有25万已打算在别处安家,这将成为全球范围内首批大规模的“气候难民”。
去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受到波及的几个州,包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等,有数以十万计的人撤离家园。现在这些人当中至少有25万人不会重返家园,他们在本州内陆一些城市或邻州重新安家。这意味着他们从原先居住的沿海低地地区永久性迁往内陆。
该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说,这种受气候影响被迫迁居的大批居民被称作“气候难民”。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出现,受波及地区的居民不得不迁往别处。布朗强调说,在美国这个应对全球变暖负首要责任的发达大国,一次破坏性空前的飓风导致了第一批大规模“气候难民”。
在重灾区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飓风来临前该城市人口为46.3万,飓风过后人口锐减至9.3万。到今年7月,这个城市的人口才恢复到21.4万,比飓风前少了一半多。
已经不是科幻
澳大利亚研究机构罗伊国际政策研究院最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逐渐上升的气温和海平面不但会直接威胁部分海岛型国家的存亡,而且人口多数集中在沿海或河岸下游地区的亚洲国家,例如中国的黄河及长江三角洲,以及地势低的国家,如孟加拉,都将面临被淹没的危机。
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越来越多的气候难民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2001年,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消息称,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宣布,由于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国家所有的努力均告失败,全国1.1万国民将不得不放弃家园。图瓦卢已经与新西兰签订协议,全国国民将陆续“搬迁”到新西兰。
从1995年到2002年,南极半岛失去了大约1.25万平方公里的冰架,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四倍。科学家们在2005年8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指出,冰架的崩裂与全球变暖有密切关系,这种崩裂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加速。
对中国来说,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上海将有1/3的面积被海水淹没。到时候,大量沿海低洼地区的民众内撤,结果不仅是食物和水资源益发稀少,也会带来由于人口大量迁移所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动乱。
2004年,美国电影《后天》让全世界的观众体会到在面临气候危机时,人类显得如何渺小。如果人类不对目前的全球变暖采取行动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影片中的气候难民。
未来的地球
2006年7月,英国《卫报》的环境记者大卫亚当根据目前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指出如果人类不对目前的情况作出改进,任由全球气温上升,英国在未来的80年里会有怎样的变化。他的分析有趣而令人信服。他指出,气候变暖对英国人生活的直接影响包括:
到2020年,因为温度升高,英国的假期将会增加。但是对目前已经负荷过重的国家公园来说,过多在假期到来的旅游者会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到2050年,从干旱的南欧涌入英国的难民越来越多。像从孟加拉那样水灾频繁的国家来的难民也会增加。现有的公共运输设备,比如说伦敦的地铁,由于没有空调,在夏天将会变得无法忍受。
他预测,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资源有限,如何面对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生活变化将成为难题。
如果因为气温高而假期增加,公共设施能否在未来的炎热天气应付挑战?如果来自周边低洼国家的大批难民涌入,中国是否能够接收并使他们得到安顿?如果气温继续升高,在已经成为火炉的城市里,人们是否只能依靠空调生活?如果海平面上升,上海等沿海城市被吞没,人们将如何顺利迁移?
气候变暖是个集体性的问题,如何防止成为气候难民,不只是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人类的责任。 (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