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健康人生
3  4  
PDF 版
· 标准化 凸现劲牌厚积薄发本色
· 胆囊炎和胆结石
· 给肿瘤病人多些生的希望
· 治疗面瘫、三叉神经痛莫误时机
· 一滴血查过敏源
· 胆囊病,为何越来越多?
· 天热谨防被蛇“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胆囊病,为何越来越多?
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饮食调控预防最理想;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是首选治疗方式
  近日,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医生从一位患者体内取出了一个长约5厘米的胆结石。医生说:“这位患者已经是第二次手术,第一次手术也从体内取出了几乎相同大小的结石,这是胆囊结石恶化造成肠梗阻所引起的病变。”这位患者只是杭州市第三医院逐年快速增加的众多胆囊疾病患者之一。近年来,胆囊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曾有某单位组织职工体检,500来个人,居然查出近百个患有这样那样的胆囊疾病或病兆,包括胆囊炎、胆管结石、胆固醇结晶等。据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裘华森教授介绍,胆囊疾病患者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多,患者年龄跨度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大,它开始越来越早地危害人们的健康。

  那么,胆囊疾病为何越来越多?

  胆囊炎多发于中年人,主要是由于中年人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动,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特别是逐渐发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更容易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引起炎症。如果同时有感染、消化不良、结石形成就更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了。而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因为内分泌改变的关系,常常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所以得胆囊炎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多一些。要预防胆囊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肠道感染可逆行而导致胆道感染、胆囊发炎;蛔虫能上窜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发炎,蛔虫残体及蛔虫卵可成为“核心”而形成结石。防治这两类疾病可明显降低胆囊炎的发病率。

  二、情志失调,肝胆失于疏泄可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而发病。保持情绪乐观、心胸开朗、努力减轻生活压力,是预防胆囊炎及减少复发的重要一环。

  三、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内脏、鱼卵、蛋黄等。饮食宜多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萝卜、青菜、豆类等副食,多食新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应戒酒,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四、久坐的人应增加户外活动,可选择做操、跑步、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提倡腹式呼吸,这能对胆胰肠胃起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使肝胆疏泄流畅。

  胆结石的成因很复杂,一般认为是胆囊或胆管系统感染发生病变,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一种坚硬如石的物质,即胆结石。据杭州市第三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李松林介绍,如今胆结石的发病人群有低龄化趋势,在他所治疗的患者中,已有多例儿童患者,年龄最小的才12岁,这与现在人们的饮食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 与生活习惯有关。如爱静不爱动、肥胖症、妊娠后期的病人,因体力活动减少,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长期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胆囊肌张力减退,致胆汁逐渐淤积、浓缩、沉积而形成结石。

  二、 盲目节食减肥。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类食物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安妥明、雌激素等,均可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汁易浓缩,胆固醇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而形成结石。

  三、不良卫生习惯致感染肠道寄生虫。进入胆道或胆囊内的寄生虫死亡后的虫体或虫卵皆可形成结石。

  四、生活和工作环境、营养条件、情绪性格都与结石形成有关。现在一方面人们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一方面营养过剩,加上精神压力大,这些都能促使胆结石的形成。

  五、与胆囊的慢性炎症有关。胆囊黏膜因受浓缩的胆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而发生炎症,其坏死脱落的黏膜和细菌、病毒等构成一个核心,促使胆固醇、胆红素沉积,久之形成结石。

  六、 与某些物理因素有关。作胃手术易损伤支配胆囊运动的神经,使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淤积,久之形成结石。

  裘华森教授认为,胆石症越来越多,最主要的因素应当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问题,因此,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结石发生的最理想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应该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对严重的胆囊结石,临床上一般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为开腹手术和利用腹腔镜进行胆囊摘除手术两种,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利用腹腔镜进行胆囊摘除手术。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因其成功率高,对患者的伤害小,术后恢复比较快,目前已经成为胆囊摘除手术的首选治疗方式。

  一般认为,胆囊结石患者应早做手术,胆囊摘除后对人的生活影响不是很明显。在手术初期,病人可能有3至6个月的脂肪吸收障碍,一段时间后随着人体自身的调节就会慢慢正常。胆囊摘除手术的病人需要用一种正常人的心态生活,均衡膳食,同样可以拥有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金晨 胡信昌 金轶盈 于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