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今天,我们怎样纪念长征”
· “洋”字号培训挺进沪上
· 重庆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乘空调车
· 无证行医害人害己
· 一卡在手 工资不愁
· 高速客车起火
· 高速客车起火
· 爱心,为80名年轻学子圆梦
· 王痕同志逝世
· 村“误”公开,听村民算两笔账
· 居家养老护理队 亮相杭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安吉荆湾村、小溪口村的村干部把工作失误或延误张榜公布。近日,笔者来到这两个山村采访——
村“误”公开,听村民算两笔账
本报记者 余勤 谭伟东 安吉县报道组 章小新 陈毛应
  下午2时,烈日当空。阳光照耀下的小溪口村一片已整好的稻田上泛着点点银光。在田埂上,笔者遇到了该村种粮大户周秋芳。他是小溪口村最早看到“村误”栏的村民之一。

  7月初,就在小溪口村完全小学对面的村务告示栏里,贴出一张大红纸,村“务”改成了村“误”,内容是:原定2005年底修成小溪口村环村公路,因“农网”公路政策尚未出台,村里资金缺口很大,延误了此项工程,深表歉意,村两委将尽力做好这项工作。周秋芳记得,村“误”公开没几天,村委果真采取行动,征求村民建议,积极补救,先筹了3万元钱把路面上所有的坑洞全用石渣填平,虽说还算不上公路,但路况好了很多。

  周秋芳边擦汗,边给笔者算起了村“误”公开前后他一家的经济账:“这7.39公里长的环村公路可是一条‘讨债路’。不仅坑坑洼洼,而且一遇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泥浆路。”他说,去年小贩到村里收稻谷,结果拖拉机刚出门,车轮就陷在路坑里动不了了。最后只好把一车稻谷卸下,分两车装才运出村。“原本一车粮5000万公斤,运费70元,分两趟成本就翻一倍。现在村里想办法整平路面,我们是2.5万公斤一车地往外运粮,这一来一回省下多少钱啊!”他说。

  “这笔经济账还不止呢。”离开田埂途中,笔者又见到了村民潘万安,他说,往常瓜农运西瓜到长兴,运1500公斤,路上颠簸,震碎的瓜就有500公斤。算下来白白损失了300多元钱,这可是瓜农一年的心血啊。现在路不颠簸了,再不用担心因瓜碎而亏本了。

  笔者又赶到了荆湾村。在村办公楼的宣传栏里,“2006年村误公开”几个字赫然在目,上面公布了今年上半年,荆湾村西苕溪大堤水利砌石工程和260余户农户建房问题未按时解决等两项主要失误。

  “这些村误公布之前你们知道吗?”笔者问几个围观的村民。村民陈身健说:“知道!村干部年初创业承诺。到期没兑现,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可都摆在心里。”笔者了解到,原来陈身健正是没能解决建房问题的260户农户之一。他和父母以及3个兄弟都挤在西苕溪抖外一个不足4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实在睡不下了,一家人只好将房子上下一分为二搭出一个隔间。更危险的是,一到汛期,建在西苕溪抖外的260户农居就成了一片汪洋。原本村委许诺,对这260户农户实行整体搬迁,住到西苕溪抖内的新房子里,可受土地制约,一直拖到现在仍没能解决。

  “我们也知道村两委有难处。可村干部是我们村民投票选出来的,村委只要尽力了,承诺的事情办不到,有啥大不了?可没兑现却不声不响,我们心里就觉得村干部没把我们当自己人。”原来在这个老实农民的内心里,早就对村“误”公开有了自己的看法。

  晚上,笔者找到了梅溪镇党委书记伍水荣,谈起村民给“村误”公开算的两笔账,他感慨说:“如果我们村干部出于私心,怕丢面子、帽子,一味遮遮掩掩,犹如一个患了小毛病的人,讳疾忌医,最终酿成大病,‘村误’就会变成了‘误村’。只有坦坦荡荡,真诚向村民承认失误,及时加以纠正,取得他们谅解和信任,才能促进工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