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人民日报、西安日报消息 最近在陕西凤翔县2500年前的秦都雍城遗址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的秦雍城制陶作坊,出土了2000多件以动物图案为主的早期秦瓦当。数量如此多的早期秦瓦当面世,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目前,考古人员已在遗址中发掘出陶窑、深层纯净土采集坑、泥条存储袋状坑、给作坊输水的地下陶水管道、水井和用于其他拌和材料存放的长方形竖穴坑等。已发现的5座秦代制陶作坊东西呈“一”字形排列,从出土的模具、瓦坯以及柴草、树枝和杠木等,可使人们首次全方位了解烧制筒瓦及瓦当的工艺流程:踩土拌泥、搓制泥条、盘筑压模、成形晾晒、入窑烧制、出炉遴选,正品外运、次品弃埋。
瓦当,即古代建筑的瓦头,其上多有装饰之用的纹饰和文字,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先秦瓦当并不多见,现存最多的是汉代瓦当。这次出土的2000多件瓦当纹饰繁多,品类不俗。也许早期秦人整天征战、生活在林木草丛,时时追逐着野生动物吧,生活中就处处烙上了动物的影子。这些瓦当以动物纹饰为主,有鹿蛇纹、虎纹、凤鸟纹、蟾蜍纹、獾纹、虎雁纹、鹿纹、虎鹿兽纹等10多种。这些动物纹饰构图简洁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浮想联翩。
这些瓦当也反映了我国瓦当的发展历史,先秦瓦当以动物纹为主,到了汉代才发展为以文字为主,动物纹仅限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四神”瓦当,以后朝代的瓦当多沿袭秦汉风格。
让专家们意外的是,他们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两个秦俑陶人。专家介绍说:“虽然陶人高不过10厘米,但也是那些高大的秦俑的老祖宗啊!”自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以来,世界上的历史学者们一直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和真人一般高大的秦俑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有演变发展的历史吗?因为一直没有相关文物的发现,所以也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终于找到了秦俑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