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当婚姻成为一个选项
· “单身腕带”做媒大龄男女
· 有选择权,但不需要太多标准
· “单身潮”真正到来尚有十年 “单身问题”并非危机
· 京沪适婚单身人群已冲破百万 “单身潮”乃全球趋势
· 文化越高离婚率越高 广东面临第四次“单身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京沪适婚单身人群已冲破百万 “单身潮”乃全球趋势
  清华大学博士后、科技社会学专家钟庆才接受采访时指出,21世纪初,广东与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同步,迈入第四次单身潮。目前北京和上海的适婚单身男女已冲破100万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荒林说,如果说单身能成为一个浪潮,就是选择独身的人、秉持独身理念的人越来越多,才会提出这个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在北京的独身阶层已经是一个事实存在。

  她说,现代人对物质要求高了,对精神要求也高了,婚姻恰好是物质精神两种要素构成的一种模式,两个要素中有一个没达到,现代人都可以不选择婚姻。这就说明现代人对婚姻没有必然的要求。所以在没有最优化的婚姻之前,他(她)就先选择别的,在他(她)心里,婚姻和其他(她)的生活方式未必有高低之分。婚姻成为一个可选择性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必然要接受的东西。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左晓斯指出,目前的“单身潮”不只是我国的独特现象,而是全世界的一个趋势,国外亦有研究称这种现象为“逃避主义”。广东省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都是导致这一地区人们不愿选择婚姻的主要原因。

  荒林说,大多数人是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这种状态。当进入这种状态的人达到了一定数量,被称为一种社会现象,单身状态的人不想成为少数派,不想感到压力的话,就需要有人来命名,倡导理念。有人命名就打开了一块话语空间,就有了时尚性、引导性,单身的人就没有从前的压力了。左晓斯还指出,现在的人们思想自由,“非婚内”的交往也可以达到过去人们对于婚姻的需要,如婚前性行为等,婚姻的必要性对于现在的人们已大大降低。

  “对于‘单身潮’现象,社会没有必要过于紧张。”左晓斯指出,单身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选择,而非“自身条件困难”。“单身潮”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一定时间以后社会自然会“回归”到一个理性的层面,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