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娱乐
3  4  
PDF 版
· 红色激情献礼 讴歌伟大长征
· 回顾: 我们已经看过的“长征”
· 《雄关漫道》:充满生命质感的长征故事
· 金秋10月,我们通过镜头重温“长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回顾: 我们已经看过的“长征”
■岑文华
  长征是一曲中国红军的胜利凯歌,也是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虽然早已成了历史,但长征给后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岁月的流逝,使我们和长征相隔了70年,许多人是从影视作品中认识长征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几部曾经看过的长征题材电影,依然会被那些熟悉的镜头感动。

  《突破乌江》

  1961年的老电影《突破乌江》,以红军突破乌江天险为题材,重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战役。1934年底,红军第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经黄平、瓮安来到贵州境内乌江南岸的黄家村,准备突破乌江。乌江自古号称天险,两岸陡峭,水深流急,是遵义、桐锌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夺取遵义、桐锌就必须先渡乌江。在红军到达之前,敌人已经把黄家村洗劫一空,企图使我军无法在此立足,更无法渡江……红军先头团在三天之内,机智勇敢地打败了乌江对岸一个旅的兵力,完成了突破乌江天险的战斗任务,保证了全军向遵义进军作战计划的实施,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大渡河》

  拍摄于1980年的《大渡河》,也是人们熟悉的长征经典电影之一。电影中红军战士攀着十三根凌空摇荡的铁索突击的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来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间天险纵横的重叠山川中。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进入冕宁县城后,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释放了被反动政权拘押的群众,使这片彝族聚居地成为红军走向胜利的通衢。先遣团迅速夺取安顺场渡口,17位勇士孤舟奋勇,直扑对岸守敌。老谋深算的蒋介石也调集部队左右夹击安顺场,妄图半渡而击,将渡河的红军分割围歼。毛泽东及时改变部署,将计就计,之后又以刘伯承佯攻雅安,作直取成都状,迷乱了川军,调开了固守泸定的川军208旅……当蒋介石打电话训示右岸守敌时,接电话的已是红军战士小张。

  《长征》

  广西电影制片厂1996年拍摄的故事片《长征》,由翟俊杰执导,主演唐国强。故事从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说起。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经过艰苦的战斗,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防线,兵临湘江。敌人利用天险加重兵力,设下第四道防线,红军处境险恶。

  当时的最高领导核心三人小组之一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他不顾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一味要红军正面迎敌死拼。毛泽东在没有兵权、没有领导地位的情况下,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避实就虚,甩掉敌人主力,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同。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委员,确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领导核心。从此在毛泽东的正确判断和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运动敌人,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向北挺进。

  长征路上,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许多女同志同男同志一样经受住了考验,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像贺子珍、邓颖超、蔡畅、王彩秀等。

  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坚持北上抗日,抵制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错误路线。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陕北山城堡胜利会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