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揭开缅甸新都神秘面纱
· 长征名单上最初竟无毛泽东
· 月亮为什么有点扁
·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已有540多万人饮过瑞金“红井”水
  73年前,毛主席带领群众在瑞金沙洲坝开挖了一口水井,解决了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吃水难”问题。如今,水井早已不再是当地群众的饮用水源,“红井”水成了滋润国内外游客的甘泉。

  “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这是曾经在沙洲坝广为流传的民谣。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迁到沙洲坝,毛主席也来到沙洲坝办公和居住。看到当地群众饮水困难,毛主席带领当地群众开挖了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人们把这口井叫做“红井”。此后,中央各机关掀起了一股开挖水井的热潮,沙洲坝人民从此告别了喝池塘水的历史。

  为了感谢毛主席的恩情,沙洲坝人民在“红井”旁立了一块石碑,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大字。1961年3月,“红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红井”已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人们寻根问祖、饮水思源的圣地。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每年有50多万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据瑞金市有关部门统计,从开挖到现在,已有540多万人饮过“红井”水。

  为了保护和开发好“红井”,让“红井”水润育更多人,去年瑞金市沙洲坝镇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红井水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建立了“红井泉”牌瓶装水生产线。公司每天从井中限量抽取两吨“红井”水,日产量在6000瓶左右,同时加强了对“红井”的清洁和维护。(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