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中国男篮抵南京备战斯杯
· 中国象棋:人脑难斗电脑
· 斯坦科维奇杯的赛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象棋:人脑难斗电脑
研发人员:“这台计算机是所有大师头脑的结合体。”
通讯员 朱岩
  8月9日,徐天红、柳大华、卜凤波等象棋界顶尖高手齐聚北京,联手对抗一台名为“浪潮天梭”的计算机。结果正如赛前徐天红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 “赢的可能性比较小,电脑计算能力太强了。” 计算机以5.5比4.5总比分战胜了众大师。

  电脑是大师的结合体

  “人机大战”最早出现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当年国际象棋界的至尊王者卡斯帕罗夫多次与电脑“深蓝”对抗,备受全世界瞩目,最终他以总比分2.5比3.5落败。在常人眼中,这种失败很难让人理解,毕竟电脑是由人脑造出来的,为何人脑还会输给电脑呢?被誉为“深蓝之父”的华裔科学家谭崇仁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了其中的秘密,他将大量国际象棋比赛的棋谱作为资料输入了“深蓝”的数据库中,而“深蓝”的超高速运算能力,让它每秒可计算近250亿步棋,而卡斯帕罗夫每秒仅能预想2至4步棋。“深蓝”每下一步,就能预测到此后70多步的变化,而人脑决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据了解,此次将和徐天红、柳大华等特级大师对弈的“浪潮天梭”,是目前国内运算能力最强的电脑。据主办方透露,“浪潮天梭”的运算模式和“深蓝”一样,也是将大量的棋谱输入电脑,但其运算能力已强过“深蓝”,这使得它能在每下一步后,能够准确判断出此后无数种棋面变化,并作出合理选择。“浪潮天梭”的研发人员戏称:“这台计算机是所有大师头脑的结合体。” “浪潮天梭”和徐天红等5名特级大师同时下车轮战就是“浪潮天梭”的运算能力的明证。

  电脑不会犯错,人脑会

  据了解,主办方为了这次“人机大战”,邀请了国内很多象棋特级大师,但是很多棋手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这次比赛。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怕输。徐天红在接受邀请时说:“我本来也不想去,电脑很强,这次赢面很小,有点怕。”

  徐天红的惧怕来自两个原因:一个是前些年“岭南双雄”吕钦和许银川曾和计算机交手过一次,但双双败北,而当时那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要远远逊于这次的“浪潮天梭”;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象棋经过国人数千年的研究,各种棋路已被人摸透,他说:“现在象棋顶级高手之间差距很小,比赛也大多以和棋结束,为什么?原因大家都对对方的招式变化摸得很清楚,现在这些招式全输入到电脑里面,哪有赢面呢?常规情况下,打平就不错了,而且电脑还不会紧张,不会疲劳,可人脑在高强度下却很容易犯错。”

  徐天红称:“电脑的漏洞就是其意会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们要给它设陷阱。”一位棋手曾给笔者讲了在圈内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一棋手面对电脑,第一步就动“帅”,而电脑的棋谱中却没有这一招,事实上也很少有人在实战中这样下棋,于是电脑便自动认输。笔者在赛前采访时将其转述给徐天红听,他哈哈一笑:“对,这就是意会的东西,这就是陷阱。”

  唯围棋对电脑“免疫”

  “深蓝”早已不再和卡斯帕罗夫对弈,尽管当年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卡斯帕罗夫已不是“深蓝”的对手;此次中国象棋“人机大战”声势浩大,但是5位特级大师级别的棋手与电脑同时下车轮战,却也说明棋手的弱势。但同是棋类项目,电脑在围棋方面的表现却实在不怎么样,对围棋和计算机都颇有研究的丁波六段说:“现在计算机即使运算能力再强,也赢不了围棋初段。”

  这不是计算机研究者的错,因为相对于国象和象棋而言,围棋变化相对于计算机而言太过复杂。当年“深蓝”团队中的美籍华人谭崇仁这样为电脑“辩护”:“电脑下棋的原理就是你走一步,它找几步来试,选出最好的那步,国象和中国象棋都可以这样;而围棋不是一步一步来,你这一着与另一着看来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它们是有关系的,这是非常复杂的下棋方法。”

  丁波从另一角度解释电脑不会下围棋的原因,他认为,国象和中国象棋的获胜条件只有一个,即杀死对方的“王”或“帅”,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电脑可以向着这一目标不断搜索最理想的走法;而围棋的胜负取决于对局双方的目数,电脑在全局中难以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只要棋局没有下完,电脑就很难判断下一步走法是好是坏,“这就好像你在网上搜索一个东西,你必须输入关键词才能找到所需,而围棋里就没有这个关键词。”所以,丁波觉得“人脑”将在围棋领域中对电脑始终保持优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