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锦生
创始人
都锦生
都锦生(1898~1943),号鲁滨,浙江杭州人,著名爱国实业家、丝织革新家。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机织科,后留校任教。1921年3月首创中国第一幅黑白丝织风景织锦《九溪十八涧》。1922年5月创办都锦生丝织厂。都锦生丝织曾于1926年获美国费城世博会金奖,从此誉满全球。都锦生还研制开发了五彩锦绣织锦、西湖绸伞等产品,为我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沿革
1922年5月 都锦生丝织厂成立于西湖茅家埠
1954年4月 都锦生丝织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7年5月 公私合营都锦生丝织厂所属伞部
工厂划归杭州绸伞厂
1966年8月 改名“东方红丝织厂”
1972年5月 改名“杭州织锦厂”
1983年3月 恢复“都锦生丝织厂”厂名
1997年5月 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开馆,现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6月 企业改制为“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保留“都锦生丝织厂”为第二厂名
活力之源
承载着杭州人的生活情趣与艺术感悟,蕴含着悲怆的血泪与辉煌的传奇,织就了民族工业兴衰的历史长卷,这就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杭州织锦老字号都锦生。在一批老字号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最终彻底消失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时,都锦生却通过企业创新为自身注入活力,老树长新枝,焕发出了“第二春”。
公司将生产基地迁往郊区,利用城区地块发展第三产业。在协助政府将武林路打造成杭州著名商贸休闲街区之后,努力将公司所属的第三产业项目包括服饰城、鞋城、宾馆、茶楼以及引进的餐饮娱乐项目做好做精,以使之成为武林路时尚特色街的中心。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卸下退休工人多、银行负债重等历史包袱提供了充足资金,也为公司成功转制提供了经济保障。现在的都锦生不仅是丝织品生产厂家,更已发展成集参观展览、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战略创新:实施“优二兴三”战略
丝绸是我们的国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织锦更是丝绸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和文化内涵。1997年创办的都锦生织锦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专题织锦博物馆,该馆以近千件藏品和图片,详尽介绍了我国传统织锦两千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以及作为当代织锦代表——都锦生织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以生产工艺流程的实地操作展示了织锦工艺和产品。博物馆不仅增进了“都锦生”人的企业荣誉感,更鼓舞了他们产业报国的精神,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形成振兴民族工业的良好氛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文化创新:创办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博物馆
早些年受到蚕茧价格大涨的冲击,都锦生一度试图去走低成本的低端路线,但幸好及时回头,回到了“高、精、尖”的产品定位上。都锦生人意识到,品牌的保护,是对先人的敬仰,对历史的承诺,更是对消费者负责。为此,公司专门设立了品牌管理办公室,对生产、管理、销售体系中的品牌管理实施全方位的监控。现在,在杭州的丝绸消费者中,“买高档丝绸到都锦生”已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在最近进行的杭州丝绸美誉度调查中,都锦生名列第一,这也是对坚持走品牌路线的都锦生人的最好鼓励。
观念创新:导入品牌经营理念
沿用了几十年的织锦老工艺虽然效果好,但是费工、费力、费时,因此,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改进原有技术构成和要素构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都锦生织锦研发中心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目前研发中心已经开发出“传统手工技艺与电脑数码技术结合生产高档织锦画”的项目,这是一种既能充分利用都锦生特有的专业设计、意匠等技术优势,又能进行计算机人机智能对话的纹织系统。新的生产流程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特点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大大加快了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周期。
技术创新:成立都锦生织锦研发中心
“都锦生”已从单一的像景织锦发展成为像景织锦、装饰织锦、服用织锦三大类产品,更将传统织锦产品与现代工艺和审美相结合,使产品不但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更往特色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人尤其是年轻时尚一族的需求。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公司加快反映新西湖、新杭州的织锦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并抓住北京奥运这个宝贵商机,生产奥运相关产品。
产品创新:从传统向特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