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楼市周刊·行情
3  4  
PDF 版
· 从“限时抢购”到高举“缓战牌”
· 父母为子女结婚买房 子女离婚房产归谁所有
· 新盘播报
· 杭州:未能提供房屋原值凭证的 按总价1%征收
· 宁波楼市进入“个性时代”
· 二手房转让个税 影响被放大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限时抢购”到高举“缓战牌”
一热一冷折射二手房买卖双方个税博弈真相
  编者按:

  从8月1日开始,全国二手房转让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个所税是按现价与进价差额的20%法定征收,还是按现价1%-3%核定征收,成为时下市民热议的焦点。

  这是个颇值得品味的话题。在两种征收标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弹性操作空间。即便是按照后者征收,其具体操作也颇藏玄机。这只要仔细品味有关地方政策的措词,就一目了然了。“纳税人能提供房屋原值凭证”,“纳税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原值凭证”,那么作为纳税人,如果我有原值凭证,我是提供呢,还是不提供?

  这是一场彼此心照不宣的博弈。其实政策出台第一时间,敏锐的炒家们已经意识到了其中的奥秘。本版下面编发的一位炒房者的心路历程,颇能揭示这一话题来龙去脉,不能不说大有深意。

  继6月1日营业税实施“5年限期”之后,随着“个税8月1日起征收”的消息得到证实,二手房楼市又起风云,一夜之间楼市就开始上演了房产版的“限时抢购”,市场俨然一片火爆。买房的卖房的,跑证的办证的……在大限前几天都接受了一次风雨的洗礼,为各自的需求与时间赛跑。

  而从国税总局通知到8月1日开征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个税的地方征收细则显然还来不及完善,一个个的细节问题仍有待商榷。当8月1日这一天悄然来临时,面对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个税政策,除了新闻媒体外,所有的喧嚣突然归于沉寂,买卖双方大都选择了高举“缓战牌”,暂缓了买卖房子的计划。

  挂牌量骤减,成交量下滑

  个税第一周,杭州二手房楼市的“黎明”静悄悄。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本周十几个门店接到的咨询电话、接待的上门客户都寥寥无几,房源挂牌量不足平时的七成。由于买家心态的转变,个税出台一周内买卖成交量只有个位数。据中原地产成交统计发现:在这几单成交的买卖中,不涉及个税的显然交易过程更为轻松,房东没有趁机涨价,例如一套勤丰小区面积为55㎡的2室1厅,成交均价只有7347元/㎡;涉及个税的单子中,因为个税细则还没最后明确,双方只能在合同中约定了协商解决,成交均价则和上月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

  同时在对老客户的回访中,大部分房东则选择了“暂缓出售”。“许多房东在几天前就说好了,如果8月1日前没卖掉就暂时不卖了,或者转成出租。当然如果有买家愿意承担个税的,也还是可以卖的。”好几个门店的物业顾问都如是反馈。而那些“以小换大”的客户,因为房价走势不明朗,也放弃了卖房计划,加入了高举“缓战牌”的行列。 “现在卖掉再买新的虽然可以享受退税优惠,但是房价还这么高,我们这套小房子卖掉也没多少钱,买套大的还是有点困难,所以暂时不卖了。”陈大伯对回访的物业顾问说。

  淘不到“宝”,买家观望

  自宏观调控以来,投机客、投资客一个接一个的撤离了楼市,可以说大浪淘沙后的买家大都是有刚性需求的,特别是今年结婚购房的买家更是占了相当大比例。

  但是这批新婚购房的买家因为参加工作的年限不长,购房预算不是很充足,一般都需要家里的资助,所以购房总价卡得比较紧。房子很好,但价格超出了预算,放弃;总价合适,但房子的功能不够,放弃;越来越多的买家都抱着一种“淘宝”的心态来看待购房计划了。

  面对卖家难得的让步,相当一部分买家在8月1日前的“限时抢购”中完成了购房大计。“我之前看中了环境很不错的金城迦南一套95㎡的2室2厅, 7月30日时房东直降了3万,最后我买下来均价9000元/㎡都不到。”杭州的王先生乐呵呵的说。

  而那些没赶上“限时抢购”末班车的买家也很平静,“房子肯定是要买的,但现在政策这么多,就怕房子刚买过来房价就跌了,还是租套房子先过渡一下。”张小姐的话也代表了一部分买家的心声。

  随着买方市场的来临,当转嫁税费不再是“万能钥匙”时,这一次全国性“个税”对卖方心理上的影响显然远远大于上一次的地方“个税”,因为一个后市看跌,一个后市看涨,再加上普通住宅预期供应量的增加,相信待个税细则进一步明确后,很多卖家会在短时间调整好心态,定出合适的价格,为达成交易愿意做出更多的让步。

  (中原地产 罗丽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