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专版
3  4  
PDF 版
· 鄞州打造和谐文明社区 营建优美人居环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8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鄞州打造和谐文明社区 营建优美人居环境
  鄞州

  打造和谐文明社区

  营建优美人居环境

  宁波市鄞州区是2002年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以原鄞县行政区域为区域的新区,位于浙东沿海,长江三角洲东南翼,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万。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39.8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1亿元,全社会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280元和8508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12位、浙江省第3位、宁波市第1位。

  

  鄞邑有天皆日丽,■乡无地不春光。当一幅幅文明和谐的城乡社区新貌,如绚丽的画卷向人们展开,历史悠久、人文渊薮的宁波市鄞州区,又一次以崭新的风貌引人瞩目。2005年底,鄞州区已建立25个社区,其中21个为城市社区,4个为城镇社区,管辖户数7.2万户。目前共有19个文明(示范)社区,其中2个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百家社区1个)、2个省级示范社区、15个市区级文明社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已开始享受规划科学、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生活富裕、管理民主的社区生活。

  鄞州长期以来有县无城,社区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自2002年撤县设区以来,鄞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把它作为实现城乡统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相继出台了加强社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了《宁波市鄞州区(2004~2008)社区建设指导纲要》,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以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治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建设基本成形,并登上了新的台阶。

  居民自治 各社区都建立了党(总)支部、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小组和社区共建理事会等各类组织,为社区居民奠定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坚实基础,且有一整套《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居民公约》和《居民会议(活动)纪录备案》、《社区共建理事会章程》等居民自治规章制度。社区居委会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居民小组长会议以及大小墙门、群楼组长会议,每季召开一次居民代表(议事)会,调处社区居民内部事务,及时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现社区内部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区服务 各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拓展服务范围,形成了形式多样的便民生活服务圈,社区居民看病就医、文化娱乐、环境美化和劳动就业等需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如桑菊社区的“助残温馨服务”,飞虹社区的“爱心门铃,温暖老人服务”,东方社区的“创建社区服务中心、实行敞开式办公、零距离服务”等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兴裕社区“谈心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初具成效;东裕社区还发动居委会干部、社区党员和志愿者对困难人员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社区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正在形成;东兴社区还专门举办被征地人员培训班,加强技能培训,拓展就业门路。各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了政府与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社区环境 各社区从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结合“文明城市”、“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各项工作。钟公庙街道在各社区推行整治与创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按照“五化”即“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和文化”的要求,对社区环境从各个方面进行整治,全面提升社区环境水平;下应街道投资80多万元在东裕社区开展了创建贸城路文明一条街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镇南社区推行垃圾袋装化工作,取消原有固定垃圾箱,以志愿者轮流值班形式,督促居民实行垃圾袋装化,营造出干净舒适的社区环境;东兴社区针对居民大多为拆迁安置农民,联合物业公司携手上门宣传,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居委会干部对老年活动室、宣传窗等处的“牛皮癣”进行了大清除,使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

  社区文化 为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家门口的文化”,各社区居委会努力寻找社区文化亮点,各类文体活动蓬勃发展。钟公庙街道为搭建社区文化舞台,每年都举办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节,节目内容丰富,居民参与热烈,社会效果良好;飞虹社区依托社区文化宫,打造文化型社区,推出了“乐器星期一”、“甬剧星期二”、“说唱星期三”、“舞动星期五”、“歌声星期六”、“欢乐星期日”的群众自娱自乐系列活动项目;彩虹社区“虹之迷”女子电声乐队、宋诏桥社区的舞狮队、桑菊社区的舞龙队等文体队伍远近闻名;东湖社区“亭子文化”、剑桥社区“廉政文化”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还有一些社区也利用现有文化阵地,开展了电脑培训、学生暑期娱乐等活动,社区文化绚丽多彩。此外,各社区充分发挥社区老年协会作用,组织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文艺活动,为社区老年人营造“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文化氛围。

  社区治安 各社区强化治安工作力度,营造安全的人居环境。石碶、钟公庙和下应3个街道在新建社区内装备了监控系统等安全防范设施,还与驻区单位联手开展社区治安联防,增加治安保卫人员,邀请辖区民警对保安队伍进行业务指导,制订完善保安队伍的管理制度,加强社区治安力量,有效地维护了社区稳定。各社区居委会还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向居民群众宣传防火、防盗、防事故方面的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目前,各街道和近郊镇都建立了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体系,成立志愿者联防组织,积极做好“防盗、防火、防事故、防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的四防工作。此外,建立基层民事纠纷调解体系,做到纠纷事件有登记、调解过程有记录、调处结果有落实,促进了居民团结,各种不稳定因素得以化解在萌芽状态,并与辖区内矫正人员展开结对帮扶工作,促进了社区稳定。

  为了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和谐的社区生活,鄞州区委、区政府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宁波市鄞州区社区建设指导纲要(2004年~2008年)(试行)》提出的目标,鄞州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发挥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提升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管理,发展社区事业,扩大基层民主,积极探索和谐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为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新鄞州工程”和“平安鄞州”而努力。为此,今后一段时期,鄞州将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深化城市文明创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在做好社区“五位一体”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社区建设工作方式,积极推广“居委会敞开式办公、零距离服务”试点,广泛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贴近居民、服务居民;大力推行“居务工作公开”,促进居民自治,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制度”和“培训制度”,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力争使鄞州区的社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东方社区

  服务送到家门口

  一个开放式办公的社区服务中心,一条有呼必应的社区服务热线,将鄞州区石碶街道东方社区与辖区内3500多户居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温馨、便捷的服务。

  东方社区居民郑志明家里要安装自来水一户一表。在社区服务中心,他受到了工作人员的接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办齐了所有手续。他感慨地说:“以前安装一户一表要跑到自来水厂办理手续,来去得花大半天时间,现在能够在社区服务中心办手续,前后不到10分钟,真是太方便了!”

  社区服务中心虽然新落成不久,但这里提供的服务已相当齐全。中心开设了社会福利、劳动就业、调解治安、文化教育、环境卫生、义工服务、计划生育、便民咨询等八个服务窗口,基本包含了居民日常需求,即便是节假日也有专人值班,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东方社区负责人介绍说,这种开放式、一站式的社区服务中心,还能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上下联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针对家政公司难找、信誉难保证等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东方社区利用服务中心这一平台,联系了若干家家政、家教等服务公司,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家政中介。为丰富服务内容、方便居民,社区还专门开通了服务热线。居民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在电话里向社区反映,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答复。

  为了丰富社区开放式办公的内涵,东方社区最近还推出了“三三制”工作模式,即根据社区工作人员人数,三分之一在服务中心值班,三分之一在办公室解决各自负责的线上工作,三分之一深入到联系的小区居民中,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以把更多的服务带给群众。

  剑桥社区

  网上出谋划策建家园

  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剑桥社区的网站,一直是社区居民十分关注的热闹场所。居民崔兰方最近提出了“小区阳台该不该安装雨篷”的话题,在网上引起了社区居民的大讨论。

  剑桥社区是个新建成的商品住宅区。出于安全性和总体美观等考虑,当初开发商没有在阳台上安装雨篷,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崔兰方希望社区和物业能尽快为每户居民家中加装统一的雨篷,来防雨遮阳。此建议得到了居民们的支持,先后有数十位居民在网上跟帖、留言。

  居民们的呼声引起了社区负责人的重视。几天后,社区在网上就雨篷问题给出了答复,并向居民们承诺将积极与物业部门商讨,寻求解决办法。

  类似这样的网上讨论,在剑桥社区已不是第一次了。2005年,剑桥社区专门针对社区里年轻人多的特点,推出了社区网站,陆续开辟了社区服务、社区公告、居民论坛、社区主任信箱等板块,为居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群策群力的平台。

  “外来车辆经常在小区乱停乱放”、“小区有人乱丢垃圾”、“社区能不能在暑假里办学生兴趣班”……一个个居民关注的热门话题,常常在社区网站里引起居民们的讨论。这种共同的关注,又激发出居民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剑桥社区主任石亚珍说:“社区是个大家庭,它的建设就是要靠所有居民一起来出谋划策。”

  虚拟世界中的交流互动,让居民之间少了份猜忌,多了份友谊和亲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住在华泰剑桥一期19号墙门里的8户居民,在网上发出了“楼道一家亲,公德在我心。你为我守望,我为你照应……”的互助倡议,并根据各自特长,分别包干了楼道管理的各项责任。他们有的负责宣传政策,有的负责安全巡逻,有的负责组织文艺节目,有的负责卫生绿化……最近,社区里120余名党员还通过网络平台成立了一支党员110志愿者队伍,公布了各自的联系电话,并向居民们承诺:“当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请拨打我的电话号码,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方庄社区

  在鄞州区邱隘镇方庄社区,有两所学校备受关注:阳光假日学校和亲子家长学校。很多社区居民在把孩子送到阳光假日学校的同时,自己也走进了亲子家长学校的课堂,听专家传授“育儿经”。依托两所学校,方庄社区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去年9月,刚进邱隘实验小学上一年级的陶泽慧,每到周末就会来到社区阳光假日学校上课。在这里,她不但在老师的辅导下做作业,还参加了“千册图书共读”、“我爱社区”书画比赛,并加入了假日学校组织的“绿色”志愿者小分队,参与“爱洁小白鸽”、“绿色环境小卫士”、“红色文明宣传员”、“小手联合去癣队”等各种活动。在假日学校里,陶泽慧还学习背诵了“十不规定”、“社区居民公约”、“公民道德规范”等。

  女儿入学后,陶泽慧的父亲陶志红也报名参加了亲子家长学校。一个月一堂课,他总是风雨无阻地参加。为丰富教学内容,家长学校还聘请了辖区内的10位老专家、老党员担任讲师,有针对性地开设《孩子上学后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家庭教育的四个原则》、《教孩子做人是最重要的一课》、《提高孩子受挫能力》等课程。陶志红说:“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教育、培养孩子的好方法,还懂得了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好榜样。真是受益匪浅!”与陶志红一样,许多在亲子家长学校上课的家长们表示,今后还想继续当这样的“学生”。

  方庄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军说:“创办家长学校,目的是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消除部分家长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今,方庄社区亲子家长学校已被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确定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实验研究基地,并被评为宁波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东湖社区

  一座亭子一台“戏”

  

  在鄞州区钟公庙街道东湖社区里,20多座原本用来点缀环境的凉亭,如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亭子文化”:演戏唱歌的娱乐亭、锻炼强身的健身亭、谈天交心的温馨亭、弘德育人的公德亭……一座亭子一台“戏”,让住在这里的2500余户居民,真切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氛围。

  每天晚上7点多,社区中庭广场上的“娱乐亭”就热闹起来了。数十位社区居民三三两两相约来到这里,支起小桌,拉起二胡,过上一把唱戏瘾。越剧、京剧、甬剧……无论表演者唱功怎样,都能引得人们纷纷喝彩,有的人还跟着熟悉的曲调,情不自禁地应和起来。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社区。

  东湖社区是2003年底才建成的新社区,居民来自全市各地。如何让居民们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共同建设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成为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于是,“亭子文化”的金点子应运而生。很快,“文明亭”、“ 温馨亭”、“友谊亭”等首批6个特色“亭子”在小区里正式亮相。社区对亭子进行了简单装修,购置桌椅和各类乐器等,制定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活动计划,还为每座亭子配备了1至2名共产党员当“亭长”。

  “亭子文化”融入居民生活。每天清晨5点半,东湖社区的“健身亭”前便已人声鼎沸:打太极拳的行云流水,舞木兰扇的舒展大方,跳健身操的活泼有力;每周一、三、六下午,一台居民自编自演、自弹自唱的“大戏”会在“娱乐亭”准时开场;“文明亭”里会定期开展老年保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知识讲座……“现在,居民之间的交流明显多了,邻里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好,这都要感谢亭子文化!”社区居民洪艳感慨地说。

  连外国居民也被“亭子文化”深深吸引。去年社区文化艺术节期间,来自意大利的亚里山德罗夫妇在亭子里第一次看到社区秧歌小分队的排练,就被这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节目吸引了。如今,亚里山德罗夫妇成了东湖社区秧歌队的外籍队员,身穿大红衣,像模像样地跳着秧歌,成为东湖社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