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上海召开的校长论坛上,不少校长提出,学校要适当“留白”,不必过多告诫学生们“不准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学生潜力不能靠外力挤压,而应当给他们留出自由想象的时空,尊重他们好奇爱问的特性,使之萌发探究的欲望。
中国少年科学院成立时,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张开逊被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于少年儿童的“创新”,他认为:“应当首先鼓励孩子们投身观察自然,在‘志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制作,只有这样,创新之泉才可能从人们的心灵里涌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祺也指出,学生从小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值得提倡。但科学不能急功近利,有些学校为了拿奖,成果出来后不修改,不升级,拿着一个作品参加一项又一项的评选,为名利考虑得过多。在过程中老师参与成分过多,学校应该为学生学习科学创造环境,而不要包办代替。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中学学生张广辰是安徽目前唯一的“小院士”,他说,老师的正确引导对我的发明非常重要。1998年春节,张广辰家的水表冻坏了,水流得到处都是。张广辰想:如果有一种不怕冻的节能水表,那该多好啊。辅导老师利用科技活动时间带他参观了蚌埠供水总公司水表计量所。他说,实地参观是“防冻水表”问世的前提。
对于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兴趣,曾培养出两名“小院士”的上海格致初级中学的张育心老师认为:“培养一个学生就应该关心他的发展模式是不是最适合他。孩子有想法,老师必须鼓励,而且要主动配合。如果为了功利性目的培养孩子,只能事倍功半,更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有专家指出,“小院士”称号固然能够激励孩子们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但一定要对孩子作有效引导,避免孩子们由此对自己产生过高期望,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违背了设立“小院士”的初衷。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