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湖州8月5日电(记者 谭伟东 实习生 郭逊) 今天,吴兴区织里镇“流动图书室”又开进了今童王制衣有限公司,公司仓库管理员徐兴旺早班一下班,就拿到了一本《神州儿女》。他说:“每月的这天,都有书送上门,就像发工资一样准时。”
“中国童装名镇”织里外来民工达十万之多,最近两年,以“亲情织里”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让他们经常有电影、电视、戏曲看,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参加。今年3月,硬件设施一流、藏书近2万册的新文化站投入使用后,“我要看书”的呼声在民工中越来越强烈。“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区委常委、织里镇委书记朱建豪说,“所有文化资源都要让民工兄弟共享。”
针对大多数民工“三班倒”,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特点,镇文化站把主要书目编印成“菜单”分发到企业,由民工根据自己的喜好“点菜”。每月上旬,文化站固定时间把民工当月需要的书轮流送到各企业,把上月借阅的书收回来。部分企业派人到文化站,统一办理借阅、还书手续。在企业内部,也可以由工会负责登记,民工之间交换看书,充分提高书的利用率。这种灵活便利的方式推行半年来,被民工们亲切地称为“流动图书室”。
为了更好地发挥“流动图书室”的作用,最近,该镇又拨出l万多元专款,新添置了1500余册书籍,其中除了实用技术外,还有大量文学、经济、史哲类书籍,以及深受民工喜爱的《打工》、《知音》、《读者》等50余种杂志。目前,织里镇正在加紧建设标准化村级图书室,今年上半年已完成25个。预计到今年9月底,全镇46个行政村的标准化图书室将达到百分之百覆盖。届时,“流动图书室”的配送交换网络将依托这些新载体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