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苍天垂泪送英雄
· 国务院办公厅致电感谢
· 数十万青少年网上纪念杜照宇
· 北京太庙大殿大修
· 哈尔滨一女童因静点“欣弗”死亡
· 藏獒在中国古代曾被用于战争
· 加强环境保护 减少污染排放  国家环保总局
· 老人骑车到拉萨
· 我国首次出台 国内贸易五年规划
· 上半年教育乱收费 居全国价格违法案件之首
· 济南趵突泉将实现 连续3年喷涌
· “派比安”已造成18人死亡
· 郑州文庙设国学讲堂 恢复“庙学合一”
· 我国未进口来自印度的“可乐”
· 陕西洗车业须安装 净化循环水装置
· 一批长征题材图书出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苍天垂泪送英雄
  哀乐低回,遗像高悬。身着军装、戴着细框眼镜的杜照宇安卧在上千朵白玫瑰扎成的花簇中,平静、安详。灵堂里,亲人和悼念者在低声哭泣。

  4日上午,在黎巴嫩不幸遇难的中国维和人员杜照宇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8点多,灵堂外聚集了数百名前来为杜照宇送行的人。他们中有5岁多的孩童,也有年过七旬、白发苍苍的老人。每个人都身着素服,佩戴白花,表情凝重。

  安卧在鲜花丛中的杜照宇遗体上面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遗体前摆放的是妻子李玲玲送的花圈,挽联上写着:“夫照宇安息,妻玲玲敬挽”。

  杜照宇的同事赶来了,同学赶来了,老乡赶来了,邻居赶来了,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被杜照宇的事迹所感动,也赶来了……

  43岁的济南天晨集团职工范克利带着13岁的儿子专程从济南赶来。4日清晨一下火车,他们就直奔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从报纸上得知杜照宇遗体告别仪式的消息后,当晚就坐火车来京。

  “我想带着孩子来见他最后一面。这几天,每次看到有关他的报道,我们一家三口就忍不住流泪。他是我们济南人的骄傲,我想让孩子来看看他,向他学习。”范克利一边说一边用手帕拭泪,不停感叹杜照宇的逝去太让人痛心。

  9时30分,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人们神情沉重,脚步缓慢,三人一组走到杜照宇遗体前深深鞠躬。很多人眼里噙着泪水。

  杜照宇灵柩左侧,他的妻子、父母、妹妹及岳父母在军人的搀扶下站在一边,一直低声哭泣。

  杜照宇2岁的儿子杜奕恒不在告别室。以儿子的名义献给爸爸的挽联上写着:“爸爸安息,儿杜奕恒叩挽”。

  遗体告别仪式结束时,亲人们最后一次走到杜照宇身边,与他诀别。一直隐忍着巨大悲痛的李玲玲终于放声恸哭。她一步一步走到灵柩前,痴痴地望着辞世长眠的丈夫,任泪水滴落在灵柩上。

  年近七旬的杜照宇父亲杜战悲痛得无法站立。在给儿子鞠躬后,老人趴在灵柩上,发软的身子用力往前探,手不停地向上扶着已沾满泪水的眼镜,希望能再清楚地看看亲爱的儿子。

  最后,8个礼兵缓缓把灵柩抬上灵车。

  10时15分,灵车驶向火化间。李玲玲和杜照宇母亲赵茂华一起为照宇送行。考虑到照宇父亲不能再受刺激,家人不让他再去火化间。老人就一边哭一边追灵车。望着灵车远去的方向,老人高声哭喊:“儿啊,你一定要走好!”

  此时,阴霾的天空飘起了小雨……

  新华社记者 谭晶晶 王经国

  (据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