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为维和献身,杜照宇是第八位中国军人
· 换届中谨防“浑水摸鱼”
· 厦金海空联运 两岸一票直达
· 患绝症得好心人捐助 父子行程万里谢恩人
· 深圳首例人禽流感患者痊愈出院
· 中学生万元隆鼻说明了什么
· “天眼”监控 “鸟巢”进度
· 国家要求企业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 北大“限游”挡不住不文明游览
· 照宇魂归故土
· 不能仅以财政收入论英雄
·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10月在台举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
  今年以来,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了货币信贷增长过多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当前,要继续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变化,保持货币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分析监测,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货币信贷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协调发展。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货币信贷增长偏快

  上半年,各项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金融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货币信贷运行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2.3万亿元,同比增长18.4%;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流通中现金M0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过多。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1至6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

  第三,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1至6月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6.5万亿元,同比多成交6.5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66.1%。市场利率总体平稳,随着货币政策逐步收紧,银行间市场利率稳步上行。

  第四,人民币汇率改革平稳实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汇率弹性有所增强;截至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5%,“破8”后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防止经济出现过热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增长过多,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增长较快,对贷款的需求较为旺盛。二是货币环境宽松,流动性充裕,银行存贷差扩大,给银行扩张信贷提供了资金条件。三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更加注重提升资产收益和股东回报,增加贷款的动机较强。

  货币信贷过多增长与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引发的不良后果将相当严重。首先,势必进一步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其次,势必加剧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第三,势必加大金融信贷自身的风险。

  目前,必须密切监控经济运行的一些重要指标,抓住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物价水平虽然基本稳定,但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处在10%左右的高位,投资增长较快,再加上全球经济继续增长,整体通胀潜在风险仍需关注。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

  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针对今年前几个月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加强分析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防止投资反弹。

  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针对外汇占款增长和投资、信贷增速变化情况,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加大了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力度,加强了对基础货币的控制。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控制在历史同期的较低水平。

  二是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从需求方对贷款总量进行调控。

  三是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7月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8月15日将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四是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促进金融机构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强化资本约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强贷款结构调整。

  从近期情况看,随着多项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发挥,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已有所控制,6月份的货币信贷同比增速均低于5月份,但这些成效还不巩固。下一步,要着眼于加强结构调整,从扩大消费、降低储蓄率、增加进口、拓展民间投资、落实“走出去”战略以及增强汇率弹性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一揽子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变化,加强对货币信贷形势的分析监测,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和微调,实现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据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