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我在网上当“官”
· 网上“社长”管着近万号人
· 成也“民主”痛也“民主”
· 童话代替不了机制
· 虚拟世界现实依托
· 社会话题一周关注
· 烈日下的挑夫
· “为官之道”哪都一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童话代替不了机制
  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童话故事,通过网络却会发生。

  2004年7月28日,“第一社区”首次组织活动,到平阳西部一个山清水秀的镇搞野营自助游。通过社区发帖召了十来个社员,租了几顶帐篷就出发了。

  玩到晚上,当在山溪边兴致勃勃扎营时,才发现原来认为很简单的帐篷,撑不起来,而天色很快就黑了。有网友想到在月初的“社区”聚会上,遇到较早的一批社员“木瓜”和“阿媚”一帮人,他们以前常搞户外野营,应该比较有经验。于是就试着打了个求助电话给“阿媚”。

  “阿媚”在电话里讲了半天,感觉他们还是云里雾里,就说“还是我过来吧”。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毕竟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又是在西部大山里,离平阳县城有60多公里路。

  没想到“阿媚”真的当即就坐出租车赶到了水头,叫上“木瓜”,又让“木瓜”开摩托带着她跑了二三十公里山路,一直来到他们的扎营地。尽管当时大家已经尝试着把帐篷搭好了,但远远地看见摩托车的灯光,大家还是很激动……

  今年下半年,“阿媚”和“木瓜”将走上红地毯。

  对现实中的人们来说,这很像一个童话故事,但是在网络上却真的发生了。

  网络释放人的热情,但热情的凝聚,却要靠制度管理。

  经过两年的运作,“第一社区”达到了9600名注册社员这样的庞大规模。“探花”除了自己着重负责版主的任免和日常协调,下面还有两位固定的社区管理员——一位修电器的老板“龙”和在财政局工作的“Pcfun”,前者主要负责论坛的技术问题,后者主要负责“社区”日常巡视,监控管理帖子。

  “社区”实行社长负责制,采取三层管理结构:社长——管理员——版主——社员,有点像政府部门,而社区对外事务,如组织公益活动和大型交流活动等的管理结构,则有点像公司的理事会:理事长——秘书长——理事——网友,理事长由社长兼任。

  “探花”的“下面”有“中层干部”60多人,其中的人事任免几乎社长可以一人说了算。但是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还是通过召开理事会来决定,包括增补理事和组织大型活动。

  “社区”除了严格按照《互联网管理条例》管理外,还针对各个管理岗位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准入”或“淘汰”,是制度运作的基础。比如,版主一旦发现不守规矩的过激社员,可以提请管理员对其“封口”,不准登录。

  对“社区”活动发生的费用,也有公开透明的规定。比如任何社员在社区发起费用AA制的活动,在活动结束三天内必须公布财务结算报告。任何活动召集者或发帖人,都不得亲自接手财务,而是从参加活动的网友中随机选出管理人员和监督员,以保证财务的安全性。在“社区”出面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至今未发生过一次违规行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