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郑九万”被恶意抢注商标
· 4个小时 宁波高速发生3起死亡事故
· 杭州防空洞纳凉 开放时间更长了
· 开放时间更长了
· 湖南立法 明确性骚扰表现形式
· 职业危害有哪些 富阳用工企业要明示
· 复印电子机票骗走3万多元
· 一根捞竿传递无穷力量
· 这片窝棚,让人寝食难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8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丽水市城郊结合部,居住在窝棚里的农民工和拾破烂者达上万人。当地政府日前对此开展整治——
这片窝棚,让人寝食难安
本报记者 洪加祥 施龙有 莲都区报道组 纪正鸿
  几块竹编、门板和一段破旧石棉瓦,加上一些编织袋,搭成了一个个低矮的棚子……7月下旬,记者在丽水市城郊结合部的凉塘村等地,看到了这种被称为窝棚的“房子”,竟有50多处。据市暂住办统计,目前,居住在窝棚里的农民工和拾破烂者约上万人。

  离窝棚不远的村民对我们说,现在窝棚越建越多,一些人还随地大小便,村里环境卫生越来越差。尤其现在是高温季节,窝棚滋生的蚊蝇乱飞。他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管一管。

  在凉塘村,我们走进一个约有50多户、上百人的窝棚区。我们看到,这些人自己挖井取水,在窝棚里搭炉灶生火烧饭,窝棚四周全是垃圾和收购来的破烂,在夏日高温烤炙下,散发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

  拾荒者郑振告诉我们,他是三四年前从外省来丽水的。这个窝棚区里住着的人,都是亲戚朋友。他们早上6时就出去拾荒,到傍晚才能回来,平时每天能赚个二三十元,一年也有七八千元带回家。

  7月2日晚上,一场大火吞噬了三岩寺村旁边数十户外来人员赖以栖身的窝棚。他们的生活物品被大火化为灰烬,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引起了丽水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市政府决定对市区存在安全隐患的窝棚区进行整治。

  目前,莲都区已开始对50多个窝棚区逐个进行调查,整顿与拆除工作还要分步进行。据负责此项工作的区暂住办负责人告诉我们,拆除窝棚不难,但这么多人住哪?还得制订一系列的措施,方可进行。

  为此,该市7月初又出台《丽水市区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首批121户最低收入家庭领到“廉租住房租金配租资格证”,开始享受政府给予的每户每年3024元的补贴。但有关人士担心,现在窝棚里居住着这么多外来人员,如光靠廉租住房,肯定难以为继。因此,市政府目前在做的工作有三:一是动员他们投亲靠友;二是动员城乡结合部的村民多腾出点房子,租给他们住;三是政府在拆除窝棚前,要建立一批廉租房租给这些外来人员。

  听说政府要拆窝棚,来自河南的王青英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窝棚不安全,拆除是早晚的事。对于政府制订廉租房措施,他表示感激。我们问他:如果有了廉租房会不会去住?他说:“价格不贵会去住,但租价太高,我们住不起。”他表示,每月最高只能接受五六十元的房租。

  窝棚里的安全隐患引起莲都区有关部门的关注。莲都区公安分局局长陈伟达表示:目前,对窝棚要有堵有疏,“堵”就是不能再让外来人员建这种卫生状况差、没有安全保障的窝棚;但同时也要疏导,借鉴外省一些做法,为拾荒者建立廉租房,每间廉租房每月只收120元,房内有4张床,因此,一个拾荒者每月只要花30多元钱,就能住上卫生洁净、环境安全的住房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