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天,温州出现了两个关于“百万”的新闻事件:7月26日,浙C88888车牌创下了国内汽车牌号拍卖最高记录——166万元,这个天价车牌将挂在一个私企老板新买的宝马车上;7月27日,捐出所有积蓄100万元的海归硕士章文琼,因重返永嘉小山村建设新农村赢得村民心,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166万元与100万元的“分量”,在笔者眼里是那样的云泥之别。
或许有人说,温州人有钱呗!殊不知,同样是温州人,166万元对宝马车主的总资产而言可能是九牛一毛,而100万元却是章文琼海外勤工俭学5年和回国打工两年的全部积蓄。如果有人说,车牌拍卖的钱最终或许也是用到公共事业上的,笔者就要反问,为什么他不花166万元去买一个带4或14之类的车牌,或者直接捐给公益事业?因为掏钱的动因,注定是一种典型的有钱人的炫耀与自我满足。
只要赚钱渠道正当,如何花钱,那是个人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笔者之所以把166万与100万放到一个“心理天平”上,可能是因为新闻事件发生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时间,那是一种机缘巧合;也可能是因为笔者刚刚去过章文琼扎根下来的小坑村,那个从乡镇到村里都要坐农用车走上1小时泥泞山路的穷山村,他的选择让人钦佩。更因为,同样在温州,其实还有一些穷困山村,因为缺少三五万元的资金,村里通不了路、喝不上洁净的自来水;因为缺少二三千元,生病的农民看不起病、买不起药,有的孩子上不起学……笔者更希望,166万元与100万元,能够出现在一个“社会天平”上,掂一掂分量,让更多的人思考:花钱有没有重如泰山、轻如鸿毛之分?
媒体中常有这样的“如果”式新闻:公务员一年吃喝多少亿,如果投向希望工程,可以建多少座希望小学;公务员一年出国花去多少钱,如果补助到农村,可以拯救多少条人命……与此同时,有的媒体又在报道“车牌拍出天价”中寻找一种新闻快意。到底为什么?照道理,寻找更多的章文琼,忽视甚至批判更多的“天价”,才是传媒应该做的事。
不必再由此引申下去讨论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也不必再放大到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中去了。只要我们每个人,能从章文琼捐出的100万元中看到那个“大”字,从宝马车主掏出的166万元中看到那个“小”字,洗涤一下自己的心灵深处,关注一下自己的财富走向,这就足够了。
其实,再少的财富,也有很多重如泰山的选择,哪怕是一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