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联合国要和以色列共同调查
· 李肇星会见日本外相
· 以色列决定不扩大行动 真主党声称已重创以军
· 如当选将不参拜靖国神社
· 安理会声明难以出台
· 德国开放大屠杀档案
· 俄罗斯运载火箭升空后坠毁
· 萨达姆命运10月16日见分晓
· 法国全民动员战酷暑
· 法国总统希拉克会见郭伯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国反对谴责以色列袭击联合国观察员
安理会声明难以出台
  联合国安理会26日就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简称“联黎部队”)观察哨所遭以军空袭一事举行闭门会议,联合国官员的一份报告显示,联合国观察员曾对以色列发出10次警告,但以军一直无动于衷。

  然而,由于美国的阻挠,一份针对以色列的安理会声明当天却迟迟没有出台。

  多次警告 无动于衷

  爱尔兰国防部长威利·奥戴和外交部长德莫特·埃亨26日召见以色列驻爱尔兰大使丹尼尔·梅吉多,正式向以方提出抗议。

  奥戴说,26日早上,他与联合国驻黎部队的爱尔兰高级官员约翰·莫洛伊通过电话。莫洛伊是驻黎部队与以色列国防军的主要联络官,他向爱尔兰国防部汇报说,在以军击中位于黎以边境最东边的希亚姆镇的联合国观察哨前数小时,他向以军紧急呼叫了6个电话,提醒以军炮火已经“非常接近”那个哨所。

  爱尔兰国防部一名女发言人说,莫洛伊的警告“非常详尽、准确、具体和完整”,“显然,那些警告没有引起注意”。联合国26日在一份初步报告中证实,联合国维和人员在事件发生前曾向以方打过10个警告电话。

  爱尔兰外交部长说,事件发生后,以军还向前往挖掘遇难军人遗体的埃及维和部队军人开火,“这极其令人不安,让人怀疑到底是意外事件还是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根据美联社26日获得的联合国初步调查报告,在事发前近6个小时中,每当联合国官员对以色列发出警告,以军军官都“承诺下令停止军事活动”,但炮火声依然不断。

  美国作梗 声明受阻

  26日晚,安理会成员国就一份针对以色列袭击观察哨所的声明举行磋商。一些外交人士说,虽然磋商一直持续到深夜,且声明内容三易其稿,但在美国的阻挠下,这份声明迟迟没有出台。

  美联社援引不具名外交官的话说,安理会讨论的最初声明草案“谴责任何针对联合国人员的蓄意袭击”,以及强调“类似做法不可接受”。但美国反对含有谴责以色列的措词,甚至反对在声明中出现暗示以军袭击为“蓄意”的内容。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当天早些时候称,声明应该仅围绕“对袭击表示遗憾”、“对有关方面表示慰问”以及“支持就此事件展开调查”。这些措词显然语气较弱。

  关于声明草案的磋商持续到深夜,但各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国法国的常驻联合国代表让-马克·德拉萨布利埃说,安理会成员国27日将继续就声明草案举行磋商。

  搜寻遗体 仍在努力

  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维和部队消息灵通人士26日说,联合国维和部队在遭到以色列轰炸的黎巴嫩南部希亚姆观察哨所搜寻第4名联合国观察员遗体的努力仍在继续。

  这名人士对新华社记者说,因为以色列对希亚姆哨所的轰炸太厉害,寻找最后一具遗体的工作十分困难。他说,找到的包括中国观察员杜照宇在内的3具遗体目前已被存放在希亚姆地区一家医院的冷藏库里。等最后一具遗体被找到后,这4具遗体将一起被运往以色列。目前,除杜照宇的遗体比较完整外,其余两具遗体已无法辨认,要等到进行有关化验后才能确定。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