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浙江百强民企再排座次
· 社区里的“环境圆桌会”
· 三成太阳镜不合格
· 花市竞打“七夕”牌
· 个人住房转让所得税 征管政策明确
· 浙商创造网游盈利新模式
· 家电连锁从此上演“双雄会”
· “浙C·88888”,166万!
· 航班延误补偿 不在机场进行
· 中国轻纺城 在沪整体亮相
· 斯威特:会是又一个“格林柯尔”吗?
· 全球最大认证 服务机构永康设点
· “流通股”提法 将成为历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美”收购“永乐”改变浙江家电市场格局
家电连锁从此上演“双雄会”
本报记者 徐园 实习生 童心
  昨天,国内家电连锁业的老大“国美”正式完成了对老三“永乐”的收购。对于这两家全国性的家电连锁企业,浙江老百姓并不陌生。自“苏宁”2002年元旦“杀入”杭州后,“永乐”、“国美”也相继进入浙江“跑马圈地”,并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如今随着这桩行业内最大并购案落槌定音,浙江家电连锁业的格局也将随之变化。

  “永乐”短期内不“变脸”

  今天下午,笔者来到了“永乐”在杭州的首家门店“武林店”。店内所有的装修、装饰和前几天一样,三三两两的消费者在店内选购商品。

  “永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透露,目前两家的合并只是资本上的一种运作,对门店经营并没有什么影响,招牌、人员都没有改变,仍会像照常运行。

  “我们目前还没有接到有关通知,至少在短期内两个品牌会共同存在,‘永乐’不会变脸。”随后,笔者从浙江“国美”处得到证实。

  然而在表面按兵不动的背后,一个“巨无霸”已经诞生:按去年商务部的统计,“国美”和“永乐”两家公司的年销售总和达650亿元,门店总数600多家,大大高于位列第二、销售额397亿元的“苏宁”,更将位列第四、销售额146亿元的“五星”远远甩在身后。

  与全国排名不同,在浙江“苏宁”凭借先入优势,一直占据着“龙头”地位,“国美”、“永乐”紧随其后,而“五星”进入最晚,占据少量份额。据统计,“苏宁”目前在浙江的总门店数为30家,高于“国美”的24家,销售额占到所有家电连锁的40%。而“国美”、“永乐”合并后在门店数上一举反超“苏宁”,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消费者或可从中获益

  “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以后会不会选择余地变小,说不定家电产品的价格会变贵呢。”听说“国美”“永乐”合并的消息,消费者陈小姐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担忧。从“苏宁”开始,家电连锁的进入,逐渐改变了原来商场和家电市场为销售家电主流的格局,由于竞争激烈,价格被一再拉低。大家关心的是,以后购买家电的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强强合并,受益最大的还是消费者。”对此,浙江“国美”管理中心总监徐林燕非常肯定。她表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国美永乐公司肯定会进行统一采购,进行资源整合,努力显示“1+1>2”的规模优势。同时新公司还可以降低广告费、谈判的人工成本等,进一步让利消费者。

  “两强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杭州“苏宁”有关负责人丁东认为,现在的竞争环境,垄断电器价格是不可能的事。对于受到挑战的“老大”地位,“苏宁”表示会坚持练好“内功”,争取保持优势。据了解,在未来6至9个月内,苏宁电器将利用上市融资加快完成全国100个连锁新店的开发。在杭州,“苏宁”很快会在城西文一路上开出一家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旗舰店,年内会再铺2至4家门店。除了在杭州的横向扩张,“苏宁”还有三四级城市纵向渗透的打算,在一些经济强县会越来越多看到“苏宁”的身影。

  作为“苏宁”、“国美”等供货商的杭州“数源”彩电,其有关负责人对“国美”与“永乐”的合并表示乐观。这位人士表示,原来“国美”、“永乐”两家分布点很多,面虽广但其中一些门面生意并不好。通过合并,可以整合两家现有资源,提高连锁店的出货效率,一些卖场向供货商收取的费用也只要交给一家就够了,应该说是件好事。

  (本报杭州7月26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