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张正林: 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艺术
· 我们平凡,我们与世界一起放歌
· “我们还要去 维也纳金色大厅!”
· 经录五: 今天,我的眼泪在飞
· 世界合唱比赛
· 王洪霖: 包工头也闻天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经录五: 今天,我的眼泪在飞
  我们宁愿把经录五的泪理解成一种世界冠军在戴上金牌,手捧花束,面向国旗时通常会流下的泪。这泪水中当然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却是攀向高峰后回首往昔的百感交集。

  在采访中,合唱团团长,也是合唱团的创始人经录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多次掉下了泪,以至哽咽不能成语。

  “实在太难哪!不瞒你说,来参加比赛前,我本来打算这次参赛以后,把团解散掉算了!”为什么?经费、人员、管理,这一切对一个没有任何官方背景支持的民间文艺团体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是对于音乐的热爱最终让这个乡下汉子一步一个脚印把合唱团带到了世界舞台。

  “音乐这个东西自己就是从小喜欢。小时候家里穷,读到初中就出来工作了。一直在乡下做线务员,跑来跑去装电话,维修线路。工作当然辛苦,可就是喜欢音乐。第一个月发工资就买了口琴、笛子,大的东西买不起,就先玩小乐器,后来也玩吉它。工作再苦再累,工作服一脱,手一洗,搞起乐器来就入迷了。”

  经录五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登台是21岁那年,在上虞市谢堂镇青年歌手大赛上。镇里有了歌手大赛,有人鼓励他去参加。经录五说,演奏乐器行不行?我不会唱歌。不行,歌手大赛,总要唱的。那就试试看吧!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亮相便得了个银奖。

  这下,勾起了经录五的兴趣。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拜师学艺。先是镇里的文化站,再到绍兴市群艺馆,最后跑到杭州。交通不便,早上七点左右出门,到杭州要12点了,因为一定要赶着下午5点40分的火车回上虞,不然就要误了第二天的工作,所以每次上课都像打仗:“可以说,结婚前,我所有的精力和积蓄都花在音乐上了。”

  除了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虞市电信公司销售员,经录五曲不离口,唱了20多年,在群众艺术圈子里小有名气。在演出中,他发现周围有不少像他这样的文艺爱好者,何不把他们组织起来,让大家都有登台表演的机会?这个念头一形成,他就着了迷似的要把设想变成蓝图,在长久奔走之后,当地热心人士和浙江阳光集团伸出了援手,2003年1月1日,阳光合唱团成立了。顶着经济的压力,平衡着工作与爱好的矛盾,阳光合唱团一点点变大。阳光集团每年赞助合唱团4万元,支持民间文艺团体的发展。

  一个县级市有了一个几十人规模的合唱团。一个通常被认为只出产乡土戏曲的“小地方”开始跨向新艺术。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内,合唱团像一块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平头百姓走入音乐的圣殿。

  “我们走到一起,因为我们都是热爱音乐的人,我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理想组成了这样一支队伍。歌唱让人快乐,音乐让人健康。我知道音乐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感情丰富的经录五用抒情的语言含泪说出了他心中的天籁之音。

  阳光合唱团凭着这些普通人不普通的艺术追求,取得了让人称赞的佳绩:两届绍兴企业歌手合唱大奖赛金奖、绍兴“社区之歌”合唱大赛特别金奖排名第一、省第二届乡镇文艺调演银奖……荣誉接踵而至。最令“阳光”自豪的,是今年3月在作为浙江省音乐舞蹈方面最高级别的省音舞节上,阳光合唱团作为惟一的业余合唱团,却从杭州捧回了银奖。

  现在的“阳光”,已经成了上虞民间文艺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

  合唱团的指导——中国合唱协会理事、绍兴文理学院的邵永静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感慨,当初上虞阳光合唱团找到他作艺术指导和指挥时,他曾心存犹疑,这么一个非专业团体,水准行吗?他曾想婉言谢绝,但经录五们对合唱事业的执着追求,对艺术的虔诚态度打动了他。

  “其实也没其他,他们就是特别认真。虽然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但就是有股子踏踏实实的劲,追求艺术!”

  作为合唱界的老前辈,邵永静希望合唱能为更多普通人了解,他说:“合唱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它讲究整体性,有着优美、合作、和谐等特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精神特质对地区文化、人民精神面貌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